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我家住在大陕北 > 正文 第12章 盛夏与蜕变

正文 第12章 盛夏与蜕变(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七月的太阳像被黄土炙烤透的铁饼,沉甸甸地压在陈家洼的塬坡上。连最耐旱的酸枣刺都蜷起了锋芒,唯有枣树林里还藏着些若有若无的阴凉。王建国赤着膀子站在枣脯厂的晾房里,脊梁上的汗珠顺着晒成古铜色的纹路滑落,在竹筛边缘聚成小水珠,又 "啪嗒" 一声砸在新收的骏枣上。这些紫红的果子正在热气中慢慢收缩,表皮泛起细密的糖珠,在木风扇吱呀转动的阴影里,恍若撒了一地的碎玛瑙。

    那台用旧拖拉机零件改装的木风扇是建军去年寒假捣鼓出来的。铁轴与木叶片咬合的地方总爱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王建国伸手抹了把脸上的汗,从裤兜里掏出半截蜡烛,就着缝隙涂抹 —— 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土法子,对付金属卡顿最是管用。热风裹着枣香与铁锈味扑面而来,恍惚间,他仿佛看见十二岁的建军蹲在煤油灯下,就着父亲的老怀表研究齿轮结构,鼻尖上还沾着墨渍。

    秀兰的围裙兜着刚出锅的枣蜜,深褐色的糖浆在陶碗里咕嘟冒泡,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鬓角的白发。自从采用建军寄来的 "真空熬制法",灶台边就多了个闹钟和玻璃温度计。此刻秒针每走一格,她的竹筷就轻轻搅动一下,眼睛在挂钟与温度计之间来回逡巡,连眨眼都生怕错过关键刻度。技术员站在旁边欲言又止,好几次看见她偷偷用衣角擦拭镜片上的雾气 —— 那是母亲留下的老花镜,镜腿用红布条缠着,在蒸腾的热气里轻轻摇晃。

    木桌上并排放着两个陶罐,左边是用母亲传下来的老法子腌制的枣脯,果肉暗红,带着柴火灶特有的烟熏味,光是闻着,就能想起小时候趴在灶台边,等母亲揭开蒸笼时那股甜香;右边则是按规范流程制作的样品,透亮如琥珀,整齐码在白瓷盘里,边缘还压着建军寄来的《食品卫生标准》。秀兰用竹筷夹起两块,传统风味在舌尖散开时,她的思绪飘回了公社食堂的大锅饭年代。那时谁能想到,如今要用秒表和温度计,才能复刻出记忆里的味道?

    厂房另一头,小虎正趴在蒸箱底下调试传送带。十四岁少年的白背心早已被机油浸透,后颈处还沾着几片碎草叶。自从去了镇上的农机站学习,他的裤兜里永远揣着那本磨破的笔记本,边角记满了 "齿轮间距三指传送带倾角十五度 "。此刻他的手指在齿轮间灵活穿梭,即便被链条刮出几道血痕也浑然不觉,嘴里还念念有词:" 建军哥说过,机械就像黄土地,得摸清它的脾气。"远处传来王建国的喊声:" 小虎,羊圈的木料拉回来了!"少年头也不抬地回应:" 哥,等我把传送带调平,明天就能减少卡枣了。" 话音未落,他突然想起去年冬天,自己也是这样趴在雪地里,帮哥哥给枣树苗搭防寒棚,冻得通红的手指却怎么也绑不紧麻绳。

    枣树林下,小梅趴在石桌上写作业,阳光透过枝叶在算术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咬着铅笔头,突然被一滴枣花蜜砸中了手背 —— 不知何时,头顶的青枣竟渗出了蜜汁。"小梅,过来认认这几个字。" 建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戴着洗得发白的帆布手套,手里拿着《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书页间夹着用旧报纸包着的昆虫标本。"这是枣尺蠖,专吃新芽。" 他指着插图说道,镜片后的眼睛突然顿住 —— 小梅的课本里夹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蜡笔写着 "我要像三哥一样种出最甜的枣",旁边还画着个戴着眼镜的小人,手里举着比人还高的枣树苗。

    当夕阳把塬坡染成橙红色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