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五章 五虎将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五章 五虎将(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关羽替赵云鸣不平,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赵云可是关羽的老兄弟了,当初刘备还在公孙瓒那边混的时候,关张两人就认识了赵云。

    后来的二十多年征战生涯中,赵云从正式跟随刘备开始,除了回常山处理哥哥丧事的那几年不在刘备身边,其他时间一直跟随着刘备,几经挫折却从未放弃。

    这是忠心,也是资历。

    再论功绩,赵云早些年跟着刘备走背字,连刘备都没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就别说赵云了。

    但刘备数度遇到危险,确实也是赵云一次次的保护着刘备脱离险境的。

    这不是能力问题,是机遇问题,赵云就没有遇到好时候。

    但是,在刘备平定荆南四郡后,赵云立刻就被刘备任命为代理桂阳太守,独当一面,入川时又接连平定了江阳,犍为二郡,对成都完成了战略包围。

    这些都是镇守一方或者是独领一军的取胜的功绩。

    这样的成绩,于公于私,四方将军应该有一个给赵云的。

    但.实话实说,虽然张溪也这么想,但更多是交情和滤镜的因素,抛开这些因素来看,赵云没有入选四方将军才是合情合理的。

    刘备进位汉中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夺取了汉中,因此,考量晋升与否的重要标准,其实还是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中,赵云虽然有接应黄忠突围,同时布下疑阵吓退曹兵的事迹,但这场战斗,本身是刘备方发起的劫粮行动,作战的目的并没有达到,算是一次失败的进攻。

    这种情况下,哪怕刘备亲口夸“赵子龙一身是胆”,也没办法给赵云记功,毕竟是失败的战斗,只是经过赵云的努力,失败的结果并不严重而已。

    至于入川时期的功绩,刘备已经奖赏过了,赵云从牙门将军升到翊军将军,就是对赵云在入川时期功绩的肯定,现在再贸然的升官,也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最后,也确实有刘备在政治层面的考虑,四方将军,不能都是刘备的自己人。

    马超是用来吸引那些雍凉地区,对曹操不满的人才,这个大旗要树立起来,对以后攻略雍凉有好处。

    黄忠本身立有大功,又必须要给荆州派树立起一个榜样,所以黄忠也入选了。

    关张二人不用说,这俩入选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凭他们是刘备的义弟,同时也是刘备的元从就可以了。

    更何况,关羽镇守荆州,水淹七军,张飞瓦口关暴打张郃,这两个人的功绩还没赏赐,因此不可能不入选。

    这么一算,就只能委屈赵云了。

    谁让赵云性格宽厚识大体呢,刘备算来算去,只好这么排定了四方将军的位置。

    因此,关羽替赵云鸣不平,张溪倒也是可以理解.但其实并不是没有办法补救一下的。

    咱不能因为人家赵云好说话,就这么欺负人,对吧?!

    四方将军的位置只有四个,五个人不好分,而且是官制,不好改.但五虎大将不是有五个呢嘛。

    严格说来,历史上并不存在“五虎将”的说法,倒是曹魏的“五子良将”有类似的记载。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卷十七》中记载:“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就是五子良将的最早说法。

    陈寿的本意,是列举了曹魏除了诸夏侯曹外的外姓将领,把五个功劳最高的放在了一起,但因为陈寿算是差不多时代的人,把这五个人并列一传,还专门提到了“五子为先”,估计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确实有和五子良将类似的说法。

    这多少也算是有据可查。

    可好巧不巧的,陈寿在写《三国志.蜀书》的时候,也把五个人合为一传,就是“关张马黄赵”传虽然陈寿没有明说这五个人有“五虎”的称号,但架不住后世人的脑洞大开,觉得你曹魏都可以“五子为先”了,那蜀汉来个“五虎上将”,不是很正常嘛。

    五虎上将的说法,就这么流传开了,再加上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直接给你来了个盖棺定论,五虎上将的说法就彻底流传开了。

    可五虎上将的说法,终究只是演义虚构的,不被正史认可。

    只是呢,现在不是有一条穿越狗在的嘛,这条穿越狗还在刘备集团内做事。

    因此嘛,张溪就撺掇着关羽,既然觉得四方将军的封赏对赵云不公平,那咱们不如上表汉中王,弄个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