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正文 第二九六章 另辟蹊径

正文 第二九六章 另辟蹊径(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孙延平站在董良的身后,作为暗部的总长,他要留在董良的身边,将各地传递过来的消息报告给董良。

    他能够看到董良眼中的自责。不同于其他的上位者,董良对普通百姓依然保持着一颗怜悯之心。

    这既是好事又是坏事。

    怜悯这种情绪其实并不适合上位者。但是孙延平却又非常欣赏董良的这种性格。

    如果董良不是这样的人,他孙延平会选择追随董良吗?

    孙延平在董良身上看到了陈庆真的影子。

    “乱世不仅仅会出现英雄,还会出现祸乱天下之恶人,历朝历代,哪一次进入乱世不是人头遍地。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结束这乱世。”孙延平道。

    董良看向孙延平,微微点头。

    平叔说的没错,中华民族的治乱循环就是这样,每次到了王朝更替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一次人口大屠杀。

    人口从高位到低位,土地的矛盾迎刃而解。新的王朝通过分配土地获得百姓的好感。就连地主对待紧缺的佃农都是异常的宽容,整个社会渐渐进入所谓的政通人和的盛世。

    然而这一切都是表象,盛世带来的结果就是大家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那个时候人们生多少孩子完全就是看自己能够养活多少。

    经过几代人的繁衍,人口增多,土地再次变少,于是开始向周围的草原地区扩张,与游牧民族的矛盾随之增强。

    没有一个王朝将目光投向广袤的海外去,从上层到下层到都认为那是番邦和蛮夷之地,没人愿意走出去。

    从思想上将自己封闭在东亚这块土地上,这也是治乱循环的原因之一。这里就像是一个封闭的小生态圈,将东亚文明的发展给限制死了。

    董良知道华族想要更上一个台阶就必须要跳出这个圈子,去与西洋文明争夺这个世界。

    而华族相对于西洋的优势有两个,一个就是华族有大量的人口基数,如果要进行文明的扩张,这些人口就是最好的助力。假如昂撒人有几个亿的人口,可能他们已经完全统治全世界了。

    另外一个就是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文明,一个强势的文化。

    满清包括其周围的一些藩属国,此时在文化上相对统一,此时的中华文化还比较强势的,依旧在向周围的国家输出。

    到了后世,华夏周围的国家基本上已经被西方文明同化,就连华夏文化本身都受到西方思想的渗透,上层的知识分子中出现了大量崇洋媚外的人,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在走弱。

    因此,董良并不希望华族创立的过程中死太多的人,这些人都是华族未来的一份子,董良更愿意将多出来的人口迁移出去,去扩展华族文明,而不想他们在内战中卑微地死去。

    因此在与满清的战争中,即使是那些负隅顽抗的敌人,董良也不会进行屠杀,顶多就是将他们编入劳改大队,送到偏远的岛屿上去。

    “平叔,话是这么说,但是我其实还是可以做的更好的。”董良自责地说道。

    “元首……”孙延平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终究没有讲下去。

    不过董良还是自己从这种哀伤中走了出来,我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平叔,福州的清军有什么动向吗?”董良问道。

    复兴会在福州的势力不强,但是因为琉球馆的提前布局,还是有一定存在的。

    “正要跟您汇报这个事情,王懿德征募了两万兵马,由提督顾飞熊统帅已经到了兴化府。另外副将张从龙带领五千兵马在高盖山扎营,两支军队相互呼应,似乎是想将我们向南赶。”孙延平不仅仅将情况汇报了,还加上了自己的分析。

    董良没说什么,只是看向了王资雨。

    王资雨赶紧拱手道:“元首,王懿德这么短时间肯定聚集不了两万五千兵马,这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是民团充数,清军民团没有军饷,其战斗力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跟我们民兵不相上下。”

    “顾飞熊乃是浙江诸暨人,这个人勇武有之,智谋不足,卑职觉得他会仗着自己的兵力直接杀来。倒是张从龙老成持重,王懿德让其为偏师,估计是为了弥补顾飞熊的不足。”

    王资雨在总督府做了多年幕僚,对福建的官场可谓是了如指掌。

    “这个王懿德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是个知人善任的。”董良微微一笑。

    “是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