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正文 第三五六章 通货膨胀

正文 第三五六章 通货膨胀(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虽然要恢复贸易,但是董良其实并不急,因为华族的手中还有一个白手套,那就是那霸。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哪一个大佬没有个白手套呢。

    琉球王国已经以自己的名义与英美法荷西葡等国签订了贸易协定,从吕宋北上沿着东番岛的东侧到达琉球的贸易路线一直都是畅通的,护卫军所封锁的其实就是海峡。

    所以不管董良这里与洋人之间打的有多凶,那霸的商品交易所都能够正常运行。

    那霸港反而因为东南沿海的封锁而变得更加的繁华。

    那么多的商船每年季节性地从印度洋上赶来,怎么可能空船回去呢?这个时候从欧洲到亚洲,单程都要几个月的时间。

    去除海况不适航耽误的时间,这些商船一年也就跑一个来回,船只的维护保养、船员的工资都是高昂的成本,从欧洲运送到东方的商品又不是很多,因为人家没需求啊,他们就靠着回程的时候带货来赚钱呢。

    “生铁和棉花的价格上涨了……”一个人用荷兰语说道。

    “丝绸、茶叶、瓷器怎么还没有货?马上就是台风季节了,再不上货就没船了……”

    在那霸城距离港口一千多米的一处坡地上,有一栋三层巨大建筑,这个建筑的外墙采用红色的火山岩砌成,前门非常大气,有六根巨大的石柱支撑,门前是33级台阶,直通前方的广场。

    一楼是交易大厅,中间有一排排木质的椅子,墙壁上由木板拼凑成一张五丈方圆的告示牌。告示牌上预画了表格,一列是商品名称,一列是价格。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不时有工作人员通过绳索从上方吊到指示牌前更改价格。

    几类欧洲人采购的大宗商品,此时只见价格蹭蹭上涨,买家很多,就是没有卖家接单。

    大厅中人头攒动,红头发、金头发、栗色头发,白人、黑人,当然更多的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人。

    这些东方人也不是一起的,有穿着和服的扶桑人,有穿着明制长袍的朝鲜人,更多的还是来自浙江、福建沿海的华人。

    大厅中那些穿着红色琉球服饰的人,则是交易所的工作人员,他们就跟饭店的服务员一般,招呼一下就过来,他们可以帮助客人解读交易所的规则,更多的时候是帮助客人下单。

    这些大多经过通文馆的培训,至少掌握一门外语。

    “三井先生,我们又见面了。”说话的是一脸容光焕发的沈业荣。

    虽然他只是沈家的一个外勤马仔,但是在那霸没有人敢不尊重他。

    “沈掌柜,你好。”三井英一郎的态度非常的谦恭。

    交易所最近的东西都在涨价,作为一个以进口为主的商人,三井英一郎有些担忧。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扶桑确实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出口,原本他们还能向大陆出口折扇倭刀等工艺品,但是现在到处都在打仗,这些东西似乎没有市场。

    沈业荣的消息灵通,三井想要从他那里获得一些情报。

    “沈掌柜,不知道东海的商路何时能够打通?”三井问道。

    “这……你也知道华族在打仗,长江上还有一个太平军,这个事儿真的不清楚。咱们做商人的,高买就高卖。你不要告诉我你在扶桑已经提前收了人家的定金了。”沈业荣说道,他跟三井有合作,大家都投靠了华族,因此他不介意提点一下对方。

    “哎……可不是嘛,有几个大名去年就跟我定好了货,都是老主顾……”

    沈业荣在心中为这个小矮子默哀,他这次估计要赔了,算是被殃及池鱼了吧。

    沈家知道的事情要更多一些,因为他们有东海上的特许通行权,这个通行权可是花了一百万两白银买来的,还只是一年的通行权。

    不得不佩服沈老爷子的气魄。

    虽然有通行权,沈家的货也不是随便能够运送过来的,华族这次要打一场价格战,因此货暂时都压着呢。

    别人只当是缺货,沈家却知道华族手中现在掌握着上千万的货源。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陈得力手中的钱自然做不到这样,但是他们现在掌握了航路,可以在江南低价拿货,甚至是赊欠,那些茶商、瓷器商人、丝绸商人为了顺利出货,出于无奈只能答应华族的条件。

    陈得利现在还没有出货,是因为上海洋行的那一批货还没有到手。

    此时上海以及周围的几个县情况非常微妙。

    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都派出了自己的人到这里征募饷银,那名目是五花八门。

    百姓苦不堪言,苏松是江南唯一一块未被战火波及的地方了。

    围剿太平军的饷银和粮草只能从这里想办法获取。

    而随着大量的富商逃到这里,市面上带起了畸形的繁华。

    然而,老百姓的日子却更加的难过,因为这些富人只是带钱过来了,并没有增加地方上的物资储量。

    这样的结果就是让物价极速上涨,通货膨胀。

    有钱人根本就不会在意这点价格的上涨,他们到了哪里都要维持奢侈的生活。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米价一两银子一石与十两银子一石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区别。

    但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