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正文 第四〇〇章 邮驿局

正文 第四〇〇章 邮驿局(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包令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更加让巴夏礼感到震惊了。

    帝国竟然要直接殖民满清的地盘,可他们毕竟还是一个老大帝国。

    包令看向一脸震惊的巴夏礼,觉得这个手下的格局真的是太小了,到底是翻译出身的外交官,没有魄力。

    他开口说道:“你不用感到震惊,这是我与文翰先生共同的建议。现在的清国已经四分五裂,鞑靼人朝廷与汉人之间的矛盾非常剧烈,这与当初的莫卧尔帝国非常像,同样都是鞑靼人作为少数族裔统治整个国家。”

    此时的洋人,将生活的中国北方完全上的游牧民族统称为“鞑靼人”,而且他们将满人也归为游牧民族。

    当然了,包令是知道满人与蒙古人并非一支,只是称呼“鞑靼人”已经是他们的一种习惯。

    当初英国人殖民莫卧尔帝国,就是利用其内部矛盾,扶持一部分亲英势力,然后逐步将这个南亚的老大帝国给摧毁,纳入自己的日不落帝国版图。

    现在满清的南方,太平军与护卫军崛起,整个南方被打得七零八落。

    这种状况与当初的印度次大陆差不多。

    早在几个月以前,文翰与包令就已经联名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

    报告中指出介于当前清国的特殊形势,大英帝国应该积极地介入清国的内部矛盾。

    在合适的时候扶持几个完全听命于大英帝国的地方势力。

    他们之前已经试探过华族和太平军,这两个势力都表现出了对大英帝国的排斥。

    文翰之前去见洪秀全,对方竟然连《南京条约》都不愿意承认。

    华族护卫军更是直接将租界都给收回去了,对方甚至还封锁了海路,让北上的贸易无法进行。

    既然这两个势力都无法收为己用,那么就绕开他们俩,自己扶植一个听话的势力。包令在清国这么长时间,他知道这里并不缺少带路党。英国人一直在华商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总督大人,您准备从广东下手?”巴夏礼小声地问道。

    实际上,这总督府里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包令的办公室非常大,也不用担心有人在门外偷听到他们说话。

    但是巴夏礼却还是有几分紧张,他感觉这太疯狂了。

    当然,他还有几分兴奋,因为自己能够参与到这件事情上来。

    可以想象,这件事情要是成功了,会给他们带来多么大的政治资本。

    这相当于在女王的王冠上增加了一颗明珠。

    包令点头道:“港岛太小了,根本装不下我们大英帝国的利益,如果我们控制广东,那么就可以向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渗透。下一步我们将控制整个中国南方,这里生产的丝绸、瓷器、茶叶、桐油、猪鬃都是我们必须的商品。这样我们大英帝国就能够控制整个世界的贸易链条。”

    “在外我们不用再受到掣肘,在西方,我们不用再担心法国人野心重新燃起。我们将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包令说的自己都激动起来了。

    现在整个世界最主要的贸易路线就是西方与满清之间的贸易。

    以前英国人的贸易利益还要分给满清,分给其他的欧洲国家。

    而中国的市场和商品基本上都在长江以南地区。

    控制了这里,就相当于控制了这条主要贸易路线的两端。

    “总督大人,我们该怎么做,我是说在舰队到来之前。”巴夏礼问道。

    经过上次在东番岛受到的重创,英国人在东方的武力严重不足,不然他们早就派兵去打通到上海的交通线的。

    “我们需要在广州找一个代理人。一个能够听我们话的人。”

    <app,^免费小说网站

    ……

    董良还不知道因为他和护卫军的出现,产生的蝴蝶效应,将一些事情给提前了。ωWω.GoNЬ.οrG

    就像是英国人对广东的谋划。

    原本并不应该出现在咸丰三年。

    闽省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一连经历了四场台风。

    时间进入到九月份。北方已经入秋,但是南方依然炎热,不过早晚时间的空气变得**起来。

    董良每天早上与元首府的卫队一起跑步,下午的时候一般陪着杨瑛瑛散步,尚云忙着在各地巡诊,偶尔来一次元首府。

    似乎是出于某种婚前的忌讳,她很少再与董良单独相处。

    董良也终于给自己搞了一个卫队。

    这个卫队由兰霆担任卫队长,雷震担任副队长。

    雷震是蓝天野的大弟子,身手了得,卫队中需要一些擅长近身格斗的人,因此在蓝天野的推荐下,董良将雷震收进了卫队。

    整个卫队是一个加强版的中队,一共有大概三百人,负责元首府的守卫,以及董良的出行护卫。

    这样教导队就能够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和训练上。

    虽然时不时地被台风洗礼一遍,但是闽省的建设速度非常快。

    董良还推进了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每个县建造一座水泥厂、一座砖窑厂、一座蒸汽机磨坊,同时在重要的产茶区开办机器砖茶厂,这些工厂的技术含量都不高,能够快速铺开。

    另外华族的供销社也建到了每一个乡镇。

    乡镇在满清时期并非常设,只是在一些自发形成的交易地点或者是交通要道、军事重地自发形成的市镇。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