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 全部章节 29. 第 29 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全部章节 29. 第 29 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济州府人员混杂。阮晓露不敢瞎找人, 好在吴用已经帮她做好了功课。

    秀才萧让,人称圣手书生,会写诸家字体, 亦会赋诗作文。吴用说那是他过去的一个相识, 两人曾经坐而论道,一起畅想中举之后怎么做官, 怎么施政, 怎么治国平天下青史留名

    结果悠悠岁月一去不返, 这俩人如今芝麻官没当上,一个成了土匪军师, 天天被一帮文盲气成高血压;一个还在书馆里教千字文,天天被小屁孩气出高血压。

    不过按吴用的话说,萧秀才这人,是颇有些为国为民的侠义之心的,也叶公好龙地认了个师傅,学了几手花拳绣腿。每天批完功课就偷偷写游侠话本,可惜并无书商赏识,书房里积了一大摞稿子, 怕是都发霉了。

    所以,“姑娘尽管直言来意,以萧秀才人品,必不会做出大义灭亲的告密之举。”

    萧让果然够意思, 撇开手边书稿,摊开一张新纸, 炭火上拢了拢手。

    “给好汉王伦写碑文是吧十贯一口价。保证无语病,无错字。”

    阮晓露算算宋万他们给的银子,换成钱也有那么三十来贯, 够用。

    “成交。”

    放下钱就走,打算到外头溜达溜达,寻个桃木剑。

    刚出门逛两步,就被萧让的夫人叫了回来。

    “写好了,”文绉绉的大嫂笑眯眯,“姑娘去取吧。”

    阮晓露惊呆了。书稿墨迹淋漓,足有几百字。她本来以为得等半天

    “您怎么能写这么快”

    萧让得意地指着书架上摇摇欲坠的一摞话本稿子。

    “无他,唯手熟而。”

    好吧,这钱真好挣。

    有了稿子,还要请石匠凿碑。萧让推荐自己的熟人,一个叫玉臂匠金大坚的。说是金石玉器古书古玩都能鼓捣,刻碑文更是一绝。收费也不贵,二十贯包全套,保证用全山东最好的花岗岩,手工雕琢,精细无瑕,一百年不掉渣。

    阮晓露“”

    这是卡着她的预算来报价。不过她也不懂行,只管点头,做个人情。

    萧让写个条子,然后躲进书斋码字。阮晓露找到金大坚的店铺。

    大门紧闭。扒拉门缝看进去,只见一排货架上全是印章古玩陶瓷玉器,一个中年大叔枯坐其中,偶尔抬抬手,炭盆上煽风炉子。

    怕是没生意无聊。阮晓露赶紧敲门,说明来意。

    没想到,里头的大叔懒洋洋、病恹恹,来一句“不做。”

    玉臂匠挺有个性。阮晓露“二十贯。”

    “唉,唉不做。不在状态。”

    阮晓露想去找别的石匠。但是金大坚的口碑业内公认。她头一次收军功券跑腿办事,总不能凑合交差。再说,让别人给王伦刻碑,多少有安全风险。金大坚是熟人介绍的“自己人”,萧让用他三百万字的手稿保证,这人绝对不会做告发客户之事。

    那就再努力一把,“事情紧急,再不开门我撞门了。”

    撞不撞得开是一回事,但门口架子上一堆易碎货品,稍微震动一下估计就是雪崩。

    金大坚眉头肉抽抽,放下小竹扇,愁眉苦脸地起身开门。

    “时运不济,泼皮欺负我,连个小丫头都欺负我,呜呜,唉”

    阮晓露警惕地朝门外看一眼。

    “哪有泼皮哪个泼皮会跟石匠过不去”

    金大坚翻了几个白眼,见赶不走这姑娘,只好又叹口气,絮絮叨叨地说起来。

    济州城里有个无赖子,名叫何清,纠结一帮狐朋狗友,专一吃喝嫖赌欠债不还。上个月何清老父病故,请金大坚刻了个汉白玉碑,又制作了一些金玉明器,风风光光大葬一场,总共赊了将近一百贯钱。

    然而何清推脱赌博输光,这钱直到现在也没给。金大坚几次讨要,反倒被人家打出门。金大坚深感世道黑暗,每天在家里发呆发闷,哪有心思做生意。

    阮晓露看这大叔状态确实差,给他支招“去衙门告他,如何”

    金大坚撇嘴“告又怎么样他有个哥哥何涛,是州府的缉捕观察,谁敢惹他兄弟”

    阮晓露乐了。

    “何涛的弟弟欺负你”

    金大坚撇嘴“姑娘认识这人”

    “走,我帮你讨债去。”

    阮晓露谨慎行事。何涛欠她的“人情”,时间久远,也不知他还认不认。自己单独上门,唯恐吃亏。

    她敲开一栋小院的门,“锦儿,锦儿。”

    院子里,屋檐下,牵着几根粗绳,上面晾着花花绿绿的布匹。一排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

    听闻叫门,院里的织机声停了。

    张贞娘好奇张望,一看是她,有些惊喜,又有些羞涩,上前相见了。

    “姐姐最近气色不错。”阮晓露上来给她定心,“梁山那边一切都好,大家吃穿不愁,没病没灾。”

    张贞娘点点头,欲言又止。

    “那、那我”

    她紧张地盯着面前姑娘的嘴,生怕她下一句说出来,“你家官人记恨你,连嫁鸡随鸡都做不到,今后不想再见你。”

    或者类似的话。

    阮晓露却没接这茬,左右四顾“张伯呢”

    说曹操曹操到。小院门打开,张教头推着个小车大步走进。小车上卷了两三匹布。张教头丢下车把手,坐在凳子上擦汗。

    “他娘的,欺负我们姑爷不在家,压价也忒狠了这些个奸商欠收拾这要是在东京城,早晚让他们做不成生意”

    张教头喃喃发完牢骚,才看到院子里多了个客人,赶紧打招呼。

    “有何贵干”

    阮晓露一听,老爷子口气硬邦邦的,这是在哪儿受了气,心里还窝着呢。

    赶紧说“没事没事,顺路来看望一下姐姐。你们家这布织得真好哇。”

    张教头瞪着眼睛,压低声音喷口水“好又怎么样还不是卖不出去姑娘,我不是怪你,你是懂我们难处的。外地人到哪都受欺。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张家三人在济州府安顿之后,张贞娘和锦儿一道辛勤纺织,认认真真过日子。

    张贞娘有的是京城里的手艺和见识,织出来的布帛精美耐用,一开始,布商们竞相收购,让她靠着两架织机养活一家子人,收入还颇有盈余。加上济州府物价低,一家人的生活水准跟以前在东京城也差不多,算得上丰衣足食。

    可是渐渐的,商户们也知晓了张家的一些底细姑爷常年不在,据说是出远门做生意;家里只有老父亲和小媳妇,还有个不顶事的丫头。这种家庭,不欺负他们欺负谁

    于是开始压价。原本一贯钱收一匹,渐渐的压到七百文、六百文。今天张教头出去售布,一家布商直接开价两贯钱三匹,老爷子气得不卖了,回家生气。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