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大明守村人 > 大明守村人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工具越好越难用

大明守村人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工具越好越难用(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朱棣考虑过来一趟,给村民包個饺子,村民们没有好的设备,面一律是全麦,队伍里的面粉白呀!

   
    “听殿下的。”里长同意,吃什么都行,无可无不可。

   
    队伍里的人都会包饺子,包括四个亲王,本地官员会不会就不晓得了,估计不会吧!

   
    准备切面机的停下,开始调整零件,压面制饺子皮,要圆的。

   
    这样做出来的饺子皮不好,属于把一张张面铺在一起,然后用个圆筒一压,就一摞饺子皮。

   
    边角料回去再和一下,继续铺、压。

   
    正常擀面杖擀出来的饺子皮是中间后,周围逐渐变薄,压出来的厚度相等。

   
    另一部分人去拿葫芦,把外面的皮先打下去,切成四半,瓤掏了,放到擦丝机里擦丝,加点盐。

   
    收来的蛋打到大桶里,插入打蛋器,嗡嗡嗡就搅好了,一会儿下油锅炒熟。

   
    大良村的村民们看傻眼了,这都是什么东西?有自己和面的,有自己擦丝的,打鸡蛋不用筷子?

   
    朱棡见有村民盯着打蛋器,开口:“用竹子能做简单的打蛋器吧?”

   
    “不做!”铃儿否定:“平时不天天打鸡蛋,竹子做一个就放在那里摆着,落灰了、干燥掉渣了,等打鸡蛋再拿出来,洗的时候容易让手扎刺,打鸡蛋的时候碎在鸡蛋液里。”

   
    铃儿从实际出发,百姓不会天天打鸡蛋的,下丘村用钢丝做,因为需要每天处理鸡蛋,包括蒸蛋糕、炸软麻花、炒菜、包馅……

   
    百姓一般都是煮鸡蛋吃,省油,煎鸡蛋要耗油的,蒸鸡蛋羹又麻烦。

   
    煮蛋最大的优势在于方便携带,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出门的人揣两个煮好的鸡蛋,应急用。

   
    “哦!”朱棡觉得有道理,不做就不做吧!

   
    这边做饭,工匠们分出来人手改独轮车,准备一户给一辆,大小他们自己分。

   
    由于挨着两条河,大良村的耕地多,人口跟着多,属于大村子,一百二十户人家。

   
    河对岸的村子,同样给做,别看他们属于涿州,在朱棣眼中,涿州也是自己的,跟大同府被朱棡照看着一样。

   
    北平府经济发展,必然带动周边,需要其他地方的资源与人力。

   
    朝廷说不允许亲王对周围别的地方使用行政手段,也不准亲王离开封地,那么就采用经济手段。

   
    像涿州河对岸的巨良村,只要房山县使劲收葫芦条,与大良村在起名上都对抗的村子,必然努力种葫芦。

   
    最开始也是他们种,两村之间隔一条河联姻的很多。

   
    葫芦好种,不像果树,需要几年才结果,葫芦为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给它搭架子就行,像黄瓜似的,准确地说是葡萄那样的架子。

   
    “铃儿姐,葫芦条好卖吗?”徐仪华看看朱棣,帮着问。

   
    铃儿也看朱棣一眼,又笑着对徐仪华说:“现在吃是最好的,做成葫芦干的烹饪方式受限制,一般百姓家里不愿意吃干的。

   
    即不能普及平民家庭,咱们可以让它变成饭馆、酒楼里的菜。

   
    或者对百姓宣传如何吃干的葫芦条,葫芦片其实也行,只不过条好晾晒,切片需要的晾晒场地大。

   
    药房愿意用片,百姓自己吃着愿意用条,储存的环境不一样。”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