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98章 大丰收(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loadAdv(2, 0);

    第298章 大丰收

    截止到一九七九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晚,约翰逊家用主机在北美大陆一共售出了七百六十三万台,为命运游戏带来了十五点二五亿的营业收入。

    虽然在三天六个亿的爆发下,这个数据怎么看都有些奇怪,因为它的后续销售势头是呈断崖式的下跌的,和正常的商品销售完全不一样。

    但只要是搞营销的都知道,甭管是什么产品,只要能在一瞬间榨干市场的购买力,那它就是牛哔的。这是市场欢迎、民众喜爱的真实体现。

    可就算这个销售走势很牛哔,它也无法成为报表里最引人注目的焦点。真正让人兴奋的,是七百六十三万台这个数字对应了七百六十三万个家庭。

    当下的米国,家庭总数约为八千万个!

    七百六十三万占据其中的百分之九点五三!

    也就是说,经过半年售卖,每百户家庭里有接近十户使用他们的产品!

    这种成绩——

    堪称恐怖!

    “这个数字准确吗?”

    伊森弹了一下手中文件,脸上写满了得意。

    “你们应该不会把出货量填在这上面吧?”

    “噢!我的老板!我们怎么会干这种事?”鲍尔默连声叫屈,道:“这些数据都是由承销方提供的,我们做的只是将他们汇总相加!”

    “是吗?”伊森用揶揄的语气说道:“史蒂夫,我不是我不相信你们,而是我不相信那些商家的速度。每年年底北美各大商户都会开展圣诞特卖,新年又会搞个促销,在大家都忙的情况下,他们能够结算的这么快?”

    “因为我们的货卖得好啊……”这个问题鲍尔默会,“圣诞节和新年刚过完,很多卖场便直接催我们补货了!”

    “当他们拿着销售款来结账时,数据不就出来了吗?”

    这个解释让伊森连连点头。

    在他们和承销方重签了合同后,这些数据的确好出。

    而他也不是不相信这些数据,而是旁人的肯定会让他的内心更加欢愉。

    目光下扫,继续浏览。

    在扣除生产成本、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后,十五点二五亿的营业收入为他们带来了一点零二亿的营业利润,利润率为百分之六点七。

    说实话,这个数据没有街机的好看。

    不过伊森并不在意,因为主机是为游戏服务的。

    而除了约翰逊家用主机外,去年的命运游戏还有其他收入。

    就比如说,街机。

    虽然命运游戏去年没有推出街机游戏,但在《星空》上市前,《吃豆人女士》这台街机那可是卖的非常的棒。

    到目前为止,它在北美地区的总出货量超过了十五万台。

    光是去年上半年的售卖,就给命运游戏带来了接近一个亿的利润。

    再比如说,一些特许经营权的费用。与麦当劳合作的开心乐园餐让命运游戏收获颇丰,之后,和迪士尼合作的玩具也让命运游戏小赚了一笔。

    还比如说,任天堂支付的,理应分摊给去年的代理费用,以及山内溥还没让他的女婿荒川实交来的游戏销售报告。

    按照以往成绩估算,这边的利润也能超过一个亿。

    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命运游戏在一九七九年属于大丰收,年营收超过十八个亿,营业利润能够达到三个亿,按照营收排名,他们至少能够钻进世界前两百,而要是按照利润排嘛……

    那他们的利润还能再压压。

    翻完命运游戏的账目后,伊森接下来翻的便是命运影业的报告。

    在去年,命运影业配合命运游戏推出了《异形》这部电影,经过了半年的放映后,它收获了一点六三亿的票房。

    虽然去年上映的电影还有很多都未放映结束,像踩着圣诞档和观众见面的《克莱默夫妇》、《愚笨的人》、《星际旅行:太空无限》才上映了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仍旧存有很大的获利空间。

    但甭管是谁,那都觉得《异形》乃是一九七九年的年度票房冠军。

    而这种虚名也不是伊森关注的点,现在的他想看的只有命运影业的财务报告,在扣除北美院线的分成,扣除环球的宣发抽佣,扣除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的制片人分红以及原著两名作者的利润后,归属于命运影业的票房分红为五千零五十三万。

    约占票房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一。

    继续扣除制片成本等一系列的费用。

    《异形》这个大火项目的最终利润约为三千八百零七万……

    “三千八百零七万?”

    “也就是说,《异形》这个项目的回报率是百分之四百七十五?”

    报表上的数字让伊森很快的就算出了《异形》的价值。

    从表面上看,这个回报率那简直就是牛哔特码给牛哔开门牛哔到家了,但考虑到好莱坞每年出产的影片数量和北美第一才能享受到的风光靓丽,那大海捞针一般的大爆事实让电影投资成为了一场赌博游戏。

    几百分之一的可能也就比中彩票好上一点了。

    “是的,《异形》的投资回报率的确达到了惊人的四百七十五,但每年能够品尝这种胜利的公司只有一家。”史蒂夫·鲍尔默感慨点头。

    “电影投资真的是一门风险大于收益的工作,每一个传奇的背后都掩埋着数百具失败的骸骨,所以这个行业里每年都会有无数公司倒闭。”

    “不过,这种情况在这些年出现了转机,随着录像带的普及,就算很多电影遭受了票房的失利,无法用票房回本,制片方也不用和以前一样遗憾退场了,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发行录像带的方式慢慢的收回投资……”

    说到这儿,鲍尔默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

    停顿了一下,然后笑着道:“哦对了,老板,加里·库尔茨让我给您汇报件事情,他说环球想要在今年发行《异形》的录像带。”

    “售价暂定十九点九九美元,和定位相同的《大白鲨》一样。”

    “What?”这个消息让伊森抬起了头。

    “他们觉得《异形》已经没有可挖掘的票房空间了?”

    “是的。”

    “那他们想怎么收费?”

    “百分之三十。”

    “百分之三十?”

    伊森皱起了眉头,“我们拿百分之七十?”

    “不——”史蒂夫·鲍尔默摇头道:“这只是单独的抽佣。”

    “像制作成本、宣传成本、销售费用……这些还得由我们自行承担。”

    《异形》其实并没有正式下映。

    因为好莱坞电影的上映时间那都是不固定的。

    只要市场有需要,北美院线觉得电影能够赚到钱,那发行方和制片方便会按照他们的要求持续不断的给予放映的授权,不收回胶片拷贝。

    但在此同时,北美院线也不能阻止发行方贩卖录像带。

    毕竟,大家都是商业公司,运营的目标就是挣钱。

    所以当鲍尔默表示,环球想要发行录像带后,他的第一反应那就是环球觉得《异形》在北美票房市场已经无利可图了,而第二反应嘛……

    那则是斯皮尔伯格可能搞事了。

    若是不然,环球怎么敢狮子大开口?

    “史蒂文的公司已经成立了?”他问。

    “是的,几周前的一月一日成立的,叫安培林。”鲍尔默说:“用史蒂文的话来说,虽然他离开了环球,但他依旧会铭记最初的岁月,所以他决定使用自己第一部电影的名字作为公司名。”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