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九十七章 方孝孺(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不管朵甘诸部如何抉择。

    濮英率军2万从河西走廊出发,蓝玉率军4万从陕西出发,赵庸率军4万从四川出发。

    三路明军径直杀向了朵甘地区。

    濮英的北路军灭掉了参与谋反的答思麻万户府,并且率军扫荡了昆仑山北麓的诸土司势力。

    赵庸消灭了叛乱的磨儿勘招讨司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土司势力。

    蓝玉更是厉害,朵甘仓溏招讨司、朵甘思招讨司、沙儿可万户府、乃竹万户府等都被蓝玉讨灭,之后更是配合朵甘卫指挥使宗巴斡等大明忠臣,消灭了密谋造反的思巴儿监藏等人。

    蓝玉率军血腥镇压藏地宗教起义,一时间藏地闻蓝玉而色变。宗巴斡等人也因此次事件成了藏传佛教的叛徒。

    大明借机加强了甘孜地区的控制,在甘孜设立自治区,但是将甘孜纳入了四川布政使司的管辖,并且派遣了部分汉官协助当地土司管理地方。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底

    小朱由于长时间留在西安,马皇后思念孙儿,洪武皇帝下诏命小朱返京。

    小朱盘算了一下,最近西北应该没有大事,对濮英等人仔细交代了一应事宜之后,就启程返京。

    皇帝对此也早有安排,命刘真留守河西地区,命鹤庆侯张翼为陕西巡抚。同时留下了圣旨,待蓝玉回师后,命他暂代陕甘军务。

    小朱此次则是在李景隆、徐辉祖以及3000士兵的护卫下,从西安出潼关至洛阳,之后转走水陆返回应天。

    十一月初,小朱终于是风尘仆仆的返回了应天城,当然小朱一刻不歇的主要原因则是担心朱标出事。

    好在只是小朱想太多虚惊一场,不过听说今年春天朱标生了一场病,经过太医院的治疗目前已无大碍,听到这个消息的小朱则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由于小朱离京一年多了,马皇后见了小朱格外开心。

    十一月九日的时候,更是将小朱的生日大办特办。

    这一天不仅是在京的亲王诸子、勋戚、勋贵去华盖殿给小朱磕头。

    急不可耐的马皇后更是直接下发了懿旨,册封魏国公家三女徐氏为太孙妃。不过这仅仅只是订婚,婚礼暂定在洪武28年进行。

    当然母以女贵,贾氏也被扶正,在谢氏死后,正式被册封为新的魏国公夫人。

    由于正式订立婚约,小朱除了刚刚回京的时候去了一趟魏国公府和徐辉祖“议事”,之后考虑到避嫌再也没有去过魏国公府。

    十二月,小朱在母妃常氏的祭日前一天,前往开平王府,看望了外祖母常蓝氏,同时也听说了常嬷嬷病重的消息,回去之后让人把身在安南的贾竹涛召回。

    同时小朱发现外祖母常蓝氏身体大不如前,也只能吩咐御医好好照料。

    这一刻小朱也体会到了一丝悲伤,不过又迅速坚强了起来。

    几日后,凤阳传来消息,韩国公李善长薨逝。

    洪武皇帝追封韩国公李善长为广泽王,谥号文正。

    小朱对于这个王爵,只能说一声卧槽表达敬意。

    皇帝感念李善长之功,加封李祺为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年禄4500石。更是封李祺幼子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

    对于李善长的善终,以及老朱对他子孙的优待,小朱肯定是欣慰的。

    由于自己改变历史,使得李善长免遭天人感应的迫害,最终全了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小朱特别自豪。

    李善长的后事肯定是办的十分风光,太子朱标、太孙朱允熥亲自到临安公主府吊唁,李善长不出所料的陪葬帝陵,皇帝甚至正式定李善长为开国首功。

    对于黄子澄等文官来说,李善长的死也是极好的,代表着奸臣李祺不得不为父守孝三年。

    应该是因为悲伤过度,黄子澄等人在李善长的灵堂前泪如雨下。

    当夜,黄子澄和马全在一起喝酒。

    酒过三巡,黄子澄幸灾乐祸的说道:“韩国公薨逝,实乃我大明的损失。”

    马全也故作悲伤道:“是啊,本官听闻此消息也是顿觉天旋地转。”

    如果不是两人那绷不住的笑容出卖了他们,还真以为他们多喜欢李善长,又过了会,他们终于聊到了正题。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