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忆乡愁最新章节 > 正文 第115章 中年况味(续)

正文 第115章 中年况味(续)(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都说人生如茶,人到中年,这种感觉更为微妙。茶有浓淡,水有冷暖,滋味万千,喻示人生际遇不同,微苦里的悠远,清香中的回味,后续的淡然失去,像人生的轨迹,将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故事、情调、思绪、浓缩在一缕缕茶香之中。中年的压力,需要茶香舒缓,中年的郁闷,需要茶来稀释,中年人可以将汹涌不安的岁月,喝到水静无波。中年人期待友谊,友情,不是人走茶凉,人走了,茶还在,添杯水,没有最初冲泡时的浓烈与醇厚,将一杯热茶喝到渐凉,将梦想与希冀沉入杯底,喝到茶淡。茶在中年的味道正合适,立事之年,讲茶道,茶艺,立意,茶境,红尘没入茶中,生意品在茶间,人脉在杯盏之中,冲水沉浮,起起落落的茶叶,何其相似于那沉沉浮浮的人生。喝茶是中年人的习惯嗜好,中年人很难改变习惯,如抽烟喝酒,明知有害于身体,也克制不了,勉强改了,不久又犯,不是不能改,而是生活随意的一种态度。

    中年男人处于精品阶段,男人四十一枝花,有款有型,有钱有地位,有知识,有魅力,有个性,有吸引力,令人意醉情迷。

    中年的包容是一幅厚重的油画,一颗平常心看透看开人生路上的风花雪月,用责任、脊梁、真情感悟着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走过了青年的急躁,不再轻佻和浮华,用丰富阅历、坎坷人生、酸甜苦辣来丰富色调,少了嫣红和俏丽、激情,多了主题性的格调。

    五十知天命,应立责,养心,修德。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这一章是对体道之士的描述,自然也是对“道”的描述。“道”是深奥玄妙的,体道之士也是深奥玄妙而难以测识。尽管如此,老子还是用了不少形象的比喻对“体道之士”的特性作了极其精彩的描绘:谨慎——“若冬涉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戒惧——“若畏四邻”,不敢麻痹松懈。庄严——“其若客”,像是一位尊贵的客人。和乐——“若冰之将释”,心中的冰棱逐渐消融。敦厚——“其若朴”,像未刨凿的素材,未雕琢的玉璞。豁达——“其若谷”,虚怀若谷,宽阔的胸襟能容万物。混——“其若浊”,能兼容并包,兼收并蓄。沉静——“其若海”,像湛深的大海。生生不息——“兮若无止”,像永不停息的疾风。“浊”和“清”,“动”和“静”,是体道之士互为表里一体二用的生存状态。他能混一万物使之安静澄清,又能鼓荡万物使之不断更新。他永不自满,万物虽然陈旧,他却能使万物不断滋生新的生命。

    人到中年,已有本钱,可心有不足,有房不够住,有钱不够花,有力不够用,有业不够大,有名不如意,有力不够出,有老婆不满意,有孩子不听话,有牢骚没处发,有窝囊没人理,有机会不敢抓,有抱负没精力,有眼泪流不出。超越世俗,提升境界——打开非此即彼的精神枷锁。在有和无之间的差别中。徘徊挣扎痛苦。在大自然的视野中,世间原本就没有这些差别,只不过是人们在心中人为地将它们区别开来。老子主张看待万事万物不要这样“人为”地进行区别,要效法自然的天道,抛掉“人为”的观念,以“无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