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家乡美01最新章节 > 正文 第130章 五莲县街头镇阎马庄村的历史和传说

正文 第130章 五莲县街头镇阎马庄村的历史和传说(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在那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无论是处于敌占区内还是在边沿地带的村庄、集市上,都能听到激昂慷慨的口号声如雷贯耳般地回响着,还有欢快喜庆的锣鼓声响彻云霄,二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令人瞩目的独特风景线。“日伪军必败!”这坚定有力的呼喊在空中激荡,仿佛要将敌人的防线彻底击碎;“当汉奸,与人民为敌决没有好下场!”这句警示之言更是深入人心,让那些妄图背叛祖国和人民的人不寒而栗。

    这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持续了整整 3 天,足迹遍布 20 多个村庄。其中甚至还包括距离堰东岭(原名烟墩岭,如今隶属于日照市东港区)日伪军据点仅仅只有 1 里多路之遥的水清坡村。如此近距离且毫不畏惧的宣传行动,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震慑。

    时间来到 1944 年 5 月 14 日,沈疃等据点的日伪军犹如恶狼一般对阎马一带展开了大规模的疯狂扫荡。当时,有 100 多名气势汹汹的日伪军正耀武扬威地搜山,他们自以为能够轻松掌控局势。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早已埋伏在山中的英勇民兵们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发动袭击。刹那间,枪林弹雨,喊杀声四起。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日伪军瞬间被打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民兵们成功击退了敌人,而日伪军则只能拖着同伴的尸体狼狈逃窜。

    革命烈士寇文斋于 1906 年呱呱坠地,降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但家人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哪怕生活再艰难,也要勒紧裤腰带供他上学读书。寇文斋也十分争气,凭借着自身的勤奋与努力,成功考入了日照中学。

    在日照中学这座知识的殿堂里,寇文斋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知识养分,他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许多新的思想和观念,视野得到极大拓展,见识日益增长,眼界愈发开阔。

    中学毕业后,寇文斋选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并于 1935 年回到自己的村庄任教。时光荏苒,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寇文斋目睹了社会底层人民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不公,内心深处渐渐萌生出对这世间不平等现象的深深愤慨。于是,他开始陷入沉思,苦苦思索造成这种不公平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同时,他也在积极探寻一条能够让广大民众获得解放、摆脱困境的光明大道。

    1938 年底,八路军日照办事处在阎马庄重兵驻扎。而该办事处的负责人范景蘧恰好是寇文斋的老同学。久别重逢,两人相谈甚欢。寇文斋从范景蘧那里听到了许多关于救国救民的深刻见解和先进理念,这些话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让他心中那颗追求公平正义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交流和观察,范景蘧发现寇文斋不仅思想进步、立场坚定,而且爱憎分明,对于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充满同情,对于欺压百姓的恶势力则深恶痛绝。更难能可贵的是,寇文斋有着强烈的意愿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当中,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基于以上考量,范景蘧决定亲自作为介绍人,推荐寇文斋加入党组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从光荣地加入党组织之后,寇文斋如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标一般,全身心投入到革命工作之中。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使得他的思想觉悟不断提升,对党所发出的每一项号召都坚决响应并全力以赴去执行。无论是宣传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参与斗争,还是秘密开展情报收集等危险任务,寇文斋总是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1939 年的秋天,树叶开始泛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就在这个时候,乡公所接到命令要给国民党军队筹集粮款。阎马庄的保长心里打着小算盘,为了维护那些富户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