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赵彬:“皇上,您那纸前两天好像用完了!”
李慕白一本正经道:“那就别愣着了,赶紧再去找啊?”
赵彬:“这事儿得问造办处的刘大人……”
一番妙趣横生的对话下,一身青色官袍的张硕登台,职业十足的磕头叩首、山呼万岁。
“平身。”
“谢万岁。”
“刘爱卿。”
“臣在。”
“你可知道朕为什么喜欢在那些古圣先贤的字画上题字吗?”
张硕表情艰难道:“回万岁,臣惶恐,仅仅黄公望一部画作,您就题字55处。
不但臣不知道,黄公望看了也要沉默,王羲之看了更会流泪!”
“哈哈哈!!”
这一段台词很有趣,尤其在这样的环境下,笑点堪称高级。
很多观众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弹幕上也多出了很多认同的文字。
前世网络上,人们对乾隆的吐槽一直不绝于耳。
因为他爱在名画上题字,所以亲切称呼他是“弹幕鼻祖”。
·· ······求鲜花0 ·········
又笑他把自己变装入画,称他为“Cosplay大帝”。
而在大帝指导下创作的艺术品,更是被调侃为农家乐审美。
电视剧《延禧攻略》就有这样一个桥段:
年轻的妃子当着乾隆皇帝的面,吐槽他诗才并不出众,审美俗气逼人。
她提到一幅《鹊华秋铯图》,乾隆盖了足足四十余个章。
高兴了敲一个,不高兴也敲一个,和以前在天桥底下看到的狗皮膏药一样,揭都揭不开。
这当然不是史实。
乾隆可是狠人一个,谁敢在他面前这般放肆。
但编剧写这段戏的时候,明显受到了民间对乾隆艺术修养的评价影响,还有古玩界至今无法释怀的怨念。
可以想象,价值连城的名画上盖满了乾隆的戳。
但他的艺术造诣也就普通水平,弄得跟“到此一游”似的。
他最著名的诗也在一副名画上,那场景更让古玩界爱好者心塞!
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最后一句还是刘墉刘罗锅给补的,乾隆就这文采,真心无法入目。
这一世同样有个一毛一样的乾隆皇帝,因而张硕这段话是非常受懂行的人的认同的。
“还不都是因为你。”
李慕白怒拍案牍,大声斥责道:“不给朕准备好纸,所以朕只能在那些古圣先贤的字画上去写字练笔。”
“哈哈哈!!”
观众们被逗得大笑,李慕白则再度押韵狂魔上线。
“朕一看到那些好纸,眼睛就亮了、血压就降了、心情就舒畅了、内心就膨胀了、是空白的地儿我就都给它写上了!”
说完万分怅然的摇摇头,喟叹道:“结果留下了千古骂名,说我是什么农家乐审美!”
赵彬和张硕认同的点头,见李慕白转头望来,忙不迭肃容凝神。
李慕白无语道:“至于那么远吗?也就到五环嘛!”九.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