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典藏华夏:我打造节目,对话古今最新章节 > 正文 336:记录在纸张之上的,只有风轻云淡

正文 336:记录在纸张之上的,只有风轻云淡(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因为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力量悬殊太大。

    当时形势非常紧张,朱元璋召群臣问计,大家只给出了两种方案,第一,投降陈友谅。

    第二,放弃南京,逃往钟山。

    只有刘基一言不发。

    朱元璋知道刘基可能有“大招”,便召刘基入内室。

    刘基对朱元璋说:“那些要投降或逃跑的,都应该被处死!”

    朱元璋问:“先生有什么计策?”

    刘基回答说:“陈友谅孤军深入,我们只要利用地利优势,把他引入埋伏圈,轻易就能打败他!”

    朱元璋听取了刘基的建议,他派陈友谅的旧友康茂才写信诈降,把陈友谅的舰队引到河道狭窄的龙湾,结果一声炮响,常遇春、冯胜等猛将一拥而上,陈友谅立即被包了饺子。

    陈友谅大惊失色,但河道狭窄,大船无法掉头,他只得弃大船狼狈而逃,这一仗,朱元璋大获全胜。

    龙湾之战对朱元璋来说意义重大,是朱、陈两大势力对峙的转折点,从此,朱元璋有实力和陈友谅相抗,彻底在南京站稳了脚跟。

    这一仗,刘基虽然没有上阵杀敌,但他的运筹帷幄之功,尤为重要。

    可以说。

    若没有刘基之谋,朱元璋或许早就被陈友谅吞并了。

    《三国志》中,曹操曾说过:“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当时陈友谅有鲸吞四海之志,若他身边有刘基这样的奇才,凭他的实力,早就碾压朱元璋了。

    自古战争,都包含人才之争。

    刘基归南京,是朱元璋之幸。

    当然,龙湾之战只是刘基小试牛刀,接下来,刘基奇谋不断。

    陈友谅兵败后,朱元璋趁机收复了太平,接下来,要不要攻打安庆,朱元璋拿不定主意。

    ·······求鲜花········

    安庆是陈友谅花了大力气从元朝手中抢下来的重镇,为了防备朱元璋,陈友谅在安庆屯兵近十万。

    刘伯温则认为,安庆必须攻打。

    于是。

    朱元璋率兵攻打安庆,史载“自旦及暮不下”,朱元璋的大军从早到晚持续攻打,但安庆城坚池深,朱元璋愣是拿不下。

    这时。

    刘基才说出自己真正的意图,《明史·刘基传》云:

    基请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遂悉军西上。

    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

    刘基的真正意图,不只是安庆,他建议朱元璋立即绕过安庆,一路向西攻打陈友谅的老巢江州(九江)。

    陈友谅没想到朱元璋会侵入其腹地,匆忙之下,只得从安庆撤军支援江州,但朱元璋动作更快。

    在江州之战中,陈友谅兵败,逃往武昌。

    这样一来,朱元璋不仅攻下了江州,回头还顺带拿下了空虚的安庆。

    刘基这一招,一举拿下陈友谅两座重镇,并且将势力直插到江西,仿佛在陈友谅的地盘上钉了一根楔子,让陈友谅如鲠在喉。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

    这句话本是司马迁评价“谋圣”张良的,其实,拿它来评价刘基,也未尝不可。

    ...........0

    四、驰骋乎千古,控御乎一方。

    刘基不仅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还有极其敏锐的政治眼光。

    例如,朱元璋攻打龙兴(南昌)时,龙兴守将胡美有意投降朱元璋,他派儿子来给朱元璋送信,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勿散其部曲”。

    意思是不能遣散自己的旧部。

    《明史》云:

    太祖有难色。

    基从后蹋胡床。

    太祖悟,许之。

    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朱元璋当时非常犹豫,因为他担心胡美不是真投降,若保留胡美的旧部,胡美突然在背后起事,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

    刘基正在朱元璋的胡床边,他用脚踢了胡床一下,朱元璋立即顿悟,同意胡美的条件,胡美果然率军来投降,朱元璋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龙兴。

    后来。

    朱元璋改龙兴为洪都旧称。

    洪都被朱元璋占领之后,陈友谅在江西的部将信心大挫,纷纷投降,朱元璋一下拿下半个江西。

    其实。

    胡美到底是不是诈降,朱元璋不清楚,刘基也不清楚。

    但刘基知道的是,若胡美投降,必然引起连锁反应,所以,当务之急是先答应胡美,等拿下江西之后,再仔细甄别。

    朱元璋当局者迷,经刘基提醒,豁然开朗。

    刘基的一“踢”,踢出半个江西啊。

    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最巅峰的对决当数鄱阳湖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刘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鄱阳湖之战意义重大,但它的爆发,其实是非常仓促的。

    最初,张士诚先出兵攻打安丰,意图掳走小明王韩林儿,韩林儿派人向朱元璋求救。

    刘基本就不看好韩林儿,他劝朱元璋不可救援。

    刘基说:“汉、吴伺隙,未可动也。”

    意思是,我们一旦和张士诚打起来,陈友谅必定再出大军夹击我们。

    然而。

    小明王当时是朱元璋名义上的主子,朱元璋迫于渔轮压力,不得不救。

    果然,朱元璋刚出征,陈友谅便带领60万大军攻打洪都,洪都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大将邓愈,二人兵少将寡,赶紧派人向朱元璋求援。

    《明史·刘基传》云:

    友谅闻之,乘间围洪都。太祖曰:“不听君言,几失计。”

    遂自将救洪都,与友谅大战鄱阳湖。

    得知陈友谅攻打洪都,朱元璋大惊失色,他对刘基说:“我没听你的建议,坚持救援安丰,差点误了大事。”

    朱元璋救下韩林儿后,立即带兵20万西进,全力阻击陈友谅。

    而其后,更是引出了一个典故!亏.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