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79章 真乖(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承安侯脸色不大好看,商盐动的是世家利益,将属于世家的大饼,拿出来重新进行分配。

    大头让朝廷得了去,小头让商人得了去。

    世家能喝口汤就不错了。

    最可怕的是,比起世家,商人才更容易被朝廷掌控,朝廷掌握了商盐命脉,盐商就要受朝廷控制,朝廷就能牢牢把控整个南朝商盐。

    这是一计阳谋,令人不寒而栗。

    因着今次水灾一事,杭州私盐案,宛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如今整个杭州郡大小官员,及不少世家都牵涉其中。

    私盐之害,已经摆到台面上。

    最近,陛下已经不止一次为此大发雷霆,整治私盐势在必行,没谁敢站出来公然和陛下做对。

    御史台同黄景州交好的官员,站出来道:“私盐之害,肆无之忌惮,不仅危害朝廷利益,同时也在挑衅朝廷威严,朝廷每年向各州,定额发放五十万引盐,可浙州十二郡,仅一郡定额贩私就高达三十万余引,是官府产不出更多盐吗?”

    满朝上下无不倒吸一口凉气,却无人敢说话。

    御史慨然直言:“是地方官员、巡盐史、世家、商绅等人,形成的利益团体,瞒报、及谎报各地食盐的所需消耗,无视朝廷律法纲纪,挑衅陛下威严,明目张胆欺君谋私,行贪赃枉法之恶,简是罪无可恕。”

    “私盐贩向地方官员贿赂,寻求保护伞,妄图逃脱朝廷律法。”

    “盐贩背后站了世家大族,地方官员投鼠忌器,或主动或被动,加入私盐这张网里,成为蛛丝网结的一环。”

    “巡盐史代表朝廷,巡视各地盐税,缉拿私盐,却孤立无援,惧于地方贩私背后庞大可怕的利益团体,欺上瞒下为各地私盐打掩护,盐贩们再抛出一些小鱼小虾,让巡盐史查到私盐和赃银,向朝廷交差,以此名利双收。”

    御史这一番话,直接将整个南朝私盐行当的遮羞布揭开,露出内里腐败丑恶的一面。

    朝廷愈禁,私盐愈加猖獗,朝廷想整顿私盐也不是一天两天,但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此次长公主借着水灾一事,从杭州郡把私盐这个利益团体,撕开了一个缺口,是朝廷借机整顿私盐的最佳机会,御史台几乎一面倒的支持。

    南兴帝居高临下:“顾卿,有何见解?”

    “赈灾监察史在奏报中提及,杭州郡有将近半数的老百姓,常年吃私盐,几乎所有百姓都吃过私盐,细思则极恐,杭州郡已是我南朝富庶之地,那么其他并不富庶的地域,想必私盐更为猖獗。”

    “国策是为了利于国,而惠于民,从而民心向,社稷安,而眼下官盐,利的是贩盐的私盐贩,惠的也是私盐贩,上不利国,下不利民,确实存在疏漏。”

    说白了,还是贩私太过嚣张,自己吃肉,却让陛下连汤也喝不着,每年朝廷收的那点盐税,还没有浙州一整州每年贩私的钱多,此番又经由长公主揭露出来,总要给陛下和朝廷一个交代。

    帝王最在意的,未必是官员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毕竟人多了,饭也要分锅吃。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先保障朝廷和陛下的利益。

    继续求月票,嘉靖皇帝知道严嵩贪,却还能容忍,是因为严嵩贪归贪,但是涉及嘉靖帝的利益时,从不含糊,后来严嵩崩了,是因他的儿子严世藩,不遵守游戏规则,动了皇帝的利益,如魏忠贤、和绅等,这些人,明明贪赃枉法,坏事做尽,却还能得皇帝庞信,是因为他们是坚定不移的皇派,比较起那忠臣,个个为了名声,为了气节,为了百姓,就是不为皇帝,这些只顾皇上利益的人,往往更得皇上的喜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