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华娱之风起2005免费阅读 > 正文 第457章 合伙人

正文 第457章 合伙人(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6月10日,魔都。

    经过魔都、成都,重启等城市的宣传,《建党伟业》的海报已铺天盖地,占据各大影院、媒体最显眼的位置。

    第17届白玉兰颁奖典礼召开前夕,陆远只身折返魔都,和前一天赶到的刘施施汇合。

    有两个任务,一是作为颁奖嘉宾出席现场,二是顺带宣传《建党伟业》。

    在机场意外遇到同样受邀而来的韩三坪,两人在拍摄《建党伟业》时已然熟络。

    年前他拎着礼物登门拜访圈内同行,就包括对方。

    也是那次拜访,他才知道韩三坪闺女居然也在北电导演系,和他签约的新人导演文牧野,是同学关系。

    韩三坪的性子很强势,脾气不太好,容易发火,喜欢骂人,并且贼难听。

    拍摄《建党伟业》时,执行制片人高成生跟随他多年,当着众人的面,被他骂得体无完肤,最后愤而出走。

    也很好理解,毕竟执掌着被称为是电影企业“航母”的中影集团。

    每年不仅参与出品将近一半以上的重量级中国电影,还垄断着进口分账大片的引进权力。

    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他跺一脚,整个电影行业就能抖三抖。

    当然,拍戏之余,人还算和善。

    下飞机时,已近中午。

    韩三坪穿着标志性的黑色中山装,脚下是圆口布鞋。

    丫特像一个江湖老大。

    “这天气,估摸着晚点得下雨。”

    此时正是梅雨季,陆远放眼天空,灰蒙蒙,道:“昨晚天气预报,倒是说阴天无雨。”

    “那玩意听听就行,不准。”

    韩三坪走在前方,步伐放缓:“《失恋三十三天》的收益已经结算了吧。”

    “5月底全部到账了。”

    “你那个群星计划进展怎么样?一个亿投出去了多少?”

    “嗐儿,别提了。”

    陆远轻抚额头,表情微苦:“登门或者电话联系的人很多,但其中浑水摸鱼的也不少,空口白牙的就不说了,实实在在递来的剧本,内容质量上多差强人意,目前只挑准了一个。”

    韩三坪感到惊讶:“哦,还让你挑到了一个,谁递给你的?”

    “徐铮。”陆远如实回答。

    “他呀。”韩三坪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

    陆远的出发点他很欣赏,他这些年也在不断扶持新人,提携后辈,为影视行业发掘更多的可能。

    从冯晓刚到宁昊.还有陆钏等.

    褒贬不一。

    但一个演员贸然做这种事,而且没有官方背书,在他眼里不过小打小闹。

    一个亿看似很多,可在电影制作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投不了几部戏,亏完,也就涨记性了。

    韩三坪瞅了眼他的表情,打趣:“怎么,受打击了?”

    “那倒不是。”

    陆远摆摆手:“推出这个计划之前,我就预料到可能会面临这种情况。

    任何一个行业的产品都是参差不齐的,在品质分布上呈现出二八规律。这并不仅仅是电影行业才有的特例。”

    “能这么想就好。”韩三坪赞同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虽然目前行业里确实存在一些粗制滥造的现象,但它也是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就像一个人必须先上一楼、二楼,才能走到三楼。”

    “2003年电影产业化改革启动时,全国电影票房还不到10亿元。

    8年之后,也就是去年,全国票房突破100亿元。对一个大国来讲100亿确实很小。

    但是倒回去八年,中国电影10亿都不到,现在通过七八年的努力做到100亿。

    这就相当于汽车已经高速行驶,飞机已经离地腾空。未来的速度只会更快,我们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二。”

    韩三坪背着手,腰杆不自觉挺起,言语间相当自信。

    “韩导说得对。”陆远笑着附和。

    两人边聊着,边往外走。

    至于前些天记者招待会时,央六背书的事情,陆远没提,大家心知肚明。

    出了机场,两人计划先找个地方吃午餐,韩三坪接到个电话,朋友相约。

    “有时间么,一起?”他扭头问。

    陆远犹豫:“不合适吧。”

    “没关系,圈外人,年初拜托他写了个剧本,一起跟着去瞧瞧。”

    “好吧。”他不再拒绝。

    两人上了辆沃尔沃,在后排坐下。

    韩三坪将车窗打开,问:“新东方一共有三位创始人,你知道吧。”

    “除了俞敏弘之外,其他两位不太清楚。”陆远沉吟数秒。

    他知道俞敏弘,还是因为这人遭到歹徒绑架,被抢过钱,前几年报道过,闹得沸沸扬扬。

    “还有徐晓平和王强。”韩三坪笑着补充。

    陆远当即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待会要见的人是他们三中间的一位?”

    “没错。”

    ……

    新东方一共有三个创始人,他们曾是北大的好友。

    在新东方的创业中,俞是舵手,徐是新东方的大脑,王是实力派。

    因而三人被外界称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是黄金搭档。

    王强读书最多,最有原则,对公司的价值和理念从不妥协。

    俞敏弘从不挑战别人,被挑战时也从不当面反击,是个老…是管理大师和考试专家。

    徐晓平则随心所欲,乐于同媒体和学生打交道。

    他们每人33%的股份,各司其职,但是做大后,矛盾逐渐凸显。

    2006年,新东方成功上市,几位合伙人因此身价倍增。

    但是徐晓平却在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合,黯然离开新东方。

    离开新东方之后,徐晓平除了钱,一无所有。

    后来搞了个投资基金,在创投圈的事业越走越顺,但对于早年三人的创业经历,久久不能忘怀。

    年初,一次酒会上,他碰到了韩三坪。

    岳阳路58号,名人坊家宴,包厢内。

    “就如同别和丈母娘打麻将,也不要和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一样,创业开公司,千万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

    “不要和好朋友合伙?”

    “没错,在创业初期,朋友合伙的方式,的确能够保证大家互相信任,并且能够将力用到一处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