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国子监(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在李文忠和司业许存仁的陪伴下,小朱仔细地参观着国子监。

    鸡鸣山下的国子监虽然在洪武十五年正式投入使用,但是由于小朱的魔改,国子监的硬件设施已经不够用了,现在还在不断地扩建之中。

    许存仁此时介绍道:“禀殿下,目前国子监有学生9800人,预计今年底招生结束后,人数会过万。除原先广业堂、崇志堂、正义堂、诚心堂、修道堂、率性堂外目前又新设六堂,计划三年内再设六堂。新设和计划设立的共计十二堂全部教授新学,称为新学班。目前新入国子监的学生多报考新学。这两年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现在的问题一是西席先生数量不够,二是学生屋舍、课堂不足。……”

    小朱仔细地听着许存仁的介绍,对于许存仁的难处,小朱早有心理准备,不过在外人面前小朱也不愿意多说什么。

    小朱问道:“目前中都国子监情况如何?”

    许存仁答道:“禀殿下,中都国子监的规模比京都国子监小,现在有学生4500人。其他情况与京都大致无二。现在国子监出现了稳定的入仕渠道,加上国子监学生还能参加科举,臣恐国子监规模再扩大一倍还是不够。”

    小朱装作为难的答道:“孤只是来宣读皇祖母懿旨,并慰问学生。不过孤会把司业的难处转告皇祖母、皇祖父。”

    “有劳殿下费心了。”

    随着交谈,几人来到了大成殿,小朱恭恭敬敬的向孔圣像上了三炷香,随后对李文忠说道:“孤觉得这里不仅要供奉孔圣,诸位先圣也应立像在侧。”

    “另外,孤认为在国子监大道两侧,为诸位先贤建像立碑。先辈功绩吾等后辈当铭记。立碑者,孤的想法是这样:左侧立各个时代的先圣大儒,右侧立各朝的宰辅名臣,汝等可以议一议。”

    许存仁高兴的应道:“臣认为殿下所想甚妙,国子监学生理当向先贤学习,也应当知道先贤之事迹。”

    李文忠则是回道:“殿下,臣会将殿下的想法上疏陛下。”

    “孤就有劳曹国公了。”

    出了大成殿,小朱走向了学生学习的十二堂。

    此时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朗朗上口的读书声,小朱直接脱口而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想了想小朱又补充道:“虽说国子监学生不得妄议朝政,但是孤认为关心国事不等同于妄议国事。学子在国子监求学,将来有很大概率入仕为官。天下大势、国计民生、时事政治等还是需要了解。其中尺度汝等把握得当即可。”

    许存仁此时作揖道:“殿下大才,出口成章,此对联极好。且殿下对于妄议和关心的见解,臣深感佩服。臣请将殿下此联誊抄后挂于国子监各个教室中。”

    听到这里小朱其实也有点不好意思了,虽然说这是创立了那个东林书院,建立了东林党的顾宪成说的。

    小朱讨厌整个东林党,但是这话说的好,也就直接拿来用了。

    既然开始了文抄公之旅,小朱觉得继续做吧。

    小朱早就计划从国子监的学生入手,培养自己在文官中的势力。

    小朱开口说道:“司业谬赞孤了。国子监的学生如初升的太阳,这里就是大明的将来。孤觉得国子监的学生不仅要做学问,还得有忧国忧民之心。国子监不仅要进行德育,还要养成一颗忠君爱国的赤子之心。学生要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许存仁恭敬的应道:“谨遵殿下教诲。”

    此时,路过一间屋舍,正见里面的学生分为两波,在三个官员的组织下,进行着激烈的辩论。

    许存仁赶忙解释道:“禀殿下,虽说国子监学生平日里不得妄议朝政,但是每旬国子监会选取几个话题,在监丞的组织下进行辩论赛。辩论赛中允许学生分为两边,对时事进行讨论。所有论据当需有切实依据,若是胡编乱造者也会有所处罚。现在正在辩论的是关于孔氏竹简所记之事。左边这方是认为应以竹简所记对儒家拨乱反正,右边那方则认为竹简内容不可考,需要慎重。”

    闻言小朱倒是在门口驻足饶有兴趣的听了会。

    许存仁则是露出一股得意之色,旁边的李文忠见状则是尴尬的说道:“殿下,前面有一块场地,供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君子六艺,国子监课余之时也有传授。”

    小朱心里明白李文忠为何转移话题,稍微听了一会学生间的辩论后,说道:“那就有劳曹国公带孤去看看了。”

    来到户外活动区,小朱看到了国子监学生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形成了不少小团体。

    有人骑马,有人射箭;有人作画,有人弹琴……

    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丰富多彩了。

    最后小朱来到了学生宿舍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