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玄幻小说 > 百骨刀之九州旗免费阅读 > 正文 第六百七十六章 北岳山二

正文 第六百七十六章 北岳山二(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顶王冠,胡须飘然,丹凤眼炯炯发光,挺胸正坐,帝王作派,一付威严,与文献记载相差无几。《古今图书集成·北岳恒山之神外部编》记载:“北岳恒山君领仙人玉女七千人,北岳君服元流之袍,戴太真冥灵之冠,佩长津悟真之印乘黑龙”。还有,heb省怀安明代建筑昭化寺壁画中的五岳神祗群像,《五岳大帝江河淮济四渎王众》组图中前排位置可以看到“五位岳神均头戴朝天幞头,圆领中袖朝服,腰束玉带,足蹬黑履,均挺胸叠肚,三缕短髯。或作禀事状,或作静听装,或回首状,态度安详自然,一幅幅王公形象”。

    北岳初称“北岳神”执掌一方,周礼视五岳三公,以公侯待之。初唐时北岳被称为“北岳府君”,中唐起五岳始加封号:天宝六年(公元784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诏封“北岳神为安天王”;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加封北岳安天王为“北岳安天元圣帝”并封帝后之号;元代在前几代基础上复又对北岳安天大贞元圣帝加封“北岳为安天大贞元(玄)圣帝”;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北岳又改封为“北岳恒山之神”。

    北岳祀典,汉之前,五岳的祭祀之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设专职祭祀人员,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发诏书,确定了具体的五岳地望,五岳之祀日益完善并制度化,五岳祭祀形成制度,并随着祭祀活动渐成规模。《古今图书集成·后汉》条:“后汉,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遣使者祀恒山。按后汉书章帝本,纪元和三年二月戊辰进幸中山,遣使者祀北岳。按恒岳志,时帝北巡至中山遣使以太牢祀北岳于上曲阳,见黄白气,有神鱼跃出十数”。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魏文帝祀北岳。晋泰始六年(公元270年)修北岳山神祠堂。

    北魏泰常四年(公元419年),明元帝东巡至雁门关“望祭恒岳”,遣使祀恒岳。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明元帝南巡,(从平城往南)四方官员及随从以“太牢”祀北岳。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太武帝拓拔焘巡视中山达曲阳,并刊石勒名。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南征,经(古)恒山,用牛、羊、猪祭祀。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文成帝东巡,北至古恒山祭祀。《北魏·本纪》载,太和八年(公元496年),孝文帝亲自制《祭岳文》,“孝文帝亲为文遣使祭恒岳,荐牲玉”。《古今图书集成·北魏》载:“太宗泰长四年秋八月遣使祀恒山。按魏书太宗本纪载,北史魏明元帝本纪泰常八年辛未东巡遣使祀恒岳。

    《资治通鉴》载: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10年)八月,辛酉,帝亲祀恒岳赦天下,河北道郡守毕集,裴炬所致西域十余国皆来助祭。《隋书·礼仪志》也载:隋炀帝“行幸所过名山大川,则有司致祭。以岳渎太牢,山川以少牢”。隋炀帝杨广曾亲临曲阳北岳庙致祭北岳,西域十余国皆遣使赶来助祭。当时的河北道所属郡守均齐集曲阳前来拜见。唐武德贞观(公元618—627年)年间规定,年各一祭,祭牲用太牢。主祭祀官由历届任都督、剌史充当,庙设置庙令一人,斋郎三十人,祝吏三人。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伐高丽(今朝鲜)经定州,遣使祭祀北岳。唐僖宗时,晋王李克用也曾亲临北岳庙祷谢,留有题名碑一通。后唐庄宗(李克用之子李存勖)与义武节度使(治定州)王处直曾同谒北岳庙。宋太祖赵匡胤,曾下诏令以曲阳县令兼任庙令,县尉兼任庙丞,专管北岳的有关祀事。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时,加封北岳为安天元圣帝,派遣冯起、裴庄捧玉册、皇服抵北岳庙。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赵恒亲撰《北岳醮告文》,刻石柱上。

    金代《金史·礼志》载: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礼官言“岳镇海渎,当以五郊英气日祭之”。命礼部尚书王竞祈雨北岳。金按宋代典故沿革,于立冬祭祀北岳恒山于定州,郡邑长贰官行事,礼用三献。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