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玄幻小说 > 百骨刀之九州旗免费阅读 > 正文 第八百五十三章 游京五

正文 第八百五十三章 游京五(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楼长城相距1500余米,相对高度228米。

    建有铺舍的敌楼。新修复的敌楼中有两座建有铺舍。一是北十楼,一是南六楼。铺舍是建在二层楼上的小屋,硬山顶,雕窗红柱。

    墩台,又称烽火台。八达岭长城外的东、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围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塌窖陷阱;门道上置水柜,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阶,以绳梯上下;每台有火铳、火炮2门,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驻军防守,与城堡组成一个纵深防御网。明成化二年(1466年)规定举烽办法,即敌人来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又称墙台。指稍高出长城墙顶,四周砌有堞墙、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筑。此是古代士兵们的巡逻放哨之处,以及发生战争时进行据守防御的地方。例如八达岭关城门顶的平台,即为城台。

    战台大炮原名“捷胜飞空灭虏安边发熉神炮”,修筑于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或地势险要之处,为碉堡式建筑,有一、二、三层之分,规模大小不一。内可储兵器、弹药及其他战略物资,作用大于敌楼。据明代刘效祖所着《四镇三关志》记载,在戚继光的规划和督办下,从山海关至bJ的长城沿线,共筑敌台、战台一千二百座(原计划要建三千座)。当遇战争爆发之时,在敌台上可“从上临下,用火器、佛郎机、子母炮更番击打”,“器用尽以火炮代之”。一个战台一般需30人守台、30人守垛,分6伍,备火药300斤。此外,在战台上还存有神箭、铁棍,以及数以千计的大小石块,同时还储备一个月的口粮和用水等。这种“制作久而弥精,心思熟而愈巧”的战台设施,既可出击,又可据守,并可与长城上的城台、敌台(敌楼)等军事设施密切配合,以组成密集的火力网,大大地增强作战威力,有效地阻击敌骑进攻,在军事防御上起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战术作用。

    2014年8月,为美化长城景观,保护八达岭长城未开放的敌楼完整性,长城首次使用与本体及两侧景观一致的避雷仿真树作为接闪装置。长城南楼未开放地段已建7套仿真树。长城北楼的5套仿真树也将于2014年12月25日完工。

    八达岭长城南八楼到南十六楼半位于八达岭长城南段末未开放地段,地势险要。为了防止雷电对长城南八楼到南十六楼半造成物理损坏及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八达岭长城特区从2013年5月起,使用bJ市文物局的专项资金对未开放地段实施避雷工程,其中,保存完整的敌楼安装避雷针。保存不够完整的7处敌楼旁,全部使用仿真树做避雷接闪装置。

    仿真树仿照松树的外观做成,远看就像一棵松树,与长城的景观融为一体,每套仿真树的造价在20万元左右。与传统的避雷针相比,仿真树既有美化景观的作用,又能保护文物的完整性。长城南楼的未开放地段已建7套仿真树。与其情况相同,长城北楼的未开放地段也将建5套仿真树,预计2014年12月25日完工。

    经过bJ奥运会和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两次升级改造,八达岭长城景区已完成涉及文物保护、环境整治等四大类42项工作,拆除搬迁商业店铺、摊点283处,改造建设总面积28.77万平方米,绿化总面积5.9万平方米。2010年,景区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指导下,以应急线建设工程、景区二期监控系统改造、商业及服务设施统一规范管理、森林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区域改造完善等为工作重点,加快景区服务设施升级改造进程,持续推进国际化一流景区建设。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