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忆乡愁免费阅读 > 正文 第42章 刘老回村

正文 第42章 刘老回村(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42,刘老回村

    《道德经》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语哉?诚全而归之。”天地生人,各有一份生产的材料给他,我们只需尽力工作,尽量享用我们那份衣食住的生活。在生活满足以后,便不要去占据劫夺别人的生计。一个人所吃的只有一碗,所睡的只有一榻;你多占据了也没有用,徒然叫你心乱。有大利,使天下人公共享用;有大事,与天下人公共担负。能与天下人公共享用的,才算得是大利。像专制帝王,野心军阀,只知扩张自己的私利,剥夺人民的公利,天下皆是穷人,独有少数富人,他的富是没有生机的,是有限的。结果穷人忍无可忍,起而共夺富人的财产,那富人不但不能保有自己的富力,并且连生命也要牺牲在里面。所以真能求太平求富厚的人,需把个人的安乐利益看得轻,努力去求公共的安乐,公众的富源。自己也是公众的一份子,众人得到安全,便是自己得到安全。所以说“曲则全”。只有众人安全,各种事业才有寄托,才能成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老子说这个话,是要教人学水,做造福人群的事,却不可夸功。因为造福人群,便是造福自己。如何能不争?便也要学水有谦退的美德。与人交往善的,是有仁心,仁心是说慈爱的心;言善信,是说言的善,是有信用;政善治,是说管理国家的善,是能够使百姓太平;事善能,是说做事的善,是能够尽自己的能力;动善时,是说变动的善,是能够适应时代:这七种善,水的德性都蕴含了。

    刘老就是这样一个受人尊敬,德高望重的老人。

    刘老是我姑姑的丈夫,我称他为刘姑老子,当地人尊称为刘老,有德高望重的意思。

    刘老身材高大,一张国字脸,老了后眉毛如须长得长而下垂,眼袋鼓起如泡,显得慈眉善目,他性子随和,人缘极好。

    刘老在县委工作,烧了一辈子锅炉,为大小领导烧水添壶灌暖瓶,工作普通,平凡,但他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竟干出了名堂,年年先进,领导亲自为他戴大红花,奖状贴满了墙,还上了报纸宣传他的事迹,是一个名人,红人。

    退休后,为了照顾他,县上安排他的两个儿子上班,并给他安置了住处,他却说:“谢谢领导为孩子安排工作,住的地方不用了,你看我这双手双脚,天生是干活的,闲不下来,我要回村,干农活,干点事,心里踏实,不要把这身力气在身上捂酸了,把人废了。”

    刘老回村了,住在自家老屋,找生产队长要活干,刚好有一群羊,需要个老实负责任的人,刘老二话不说接过鞭子,干起了羊倌的活计。村后的地畔尽头,原来的二道湖边,有一间小茅草屋静静地躲在天荒地远中,是羊倌的住处,刘老搬了过去。

    过不了多久,刘老因性子好,温顺似羊,容易与羊打成一片,懂羊的脾性,把羊群调教得滴溜溜转,羊驯顺,懂人语,知路子,埋头吃草,避风躲雨,膘肥体壮,按时打羔,繁衍扩大,羊群数目迅速增长。

    放羊间隙,刘老在住棚附近,荒畔野地,植了三架葡萄,一根黄瓜,一畦西红柿。两年后,藤枝上架,绿莹莹的葡萄在蔓枝上垂下,黄瓜,西红柿,豆子等新鲜时蔬,除了自己够吃外,还大量剩余。村里的孩子放牛挖野菜都喜欢上二道湖去,看刘老赶羊,听刘老讲城里稀奇古怪的时髦事情,喝水,吃刘老自己种的瓜果。临走时刘老还要为每个孩子摘一些带回家。

    我们小时候,除了课堂的正规教育外,不知世外的天地,也没有历史常识,刘老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