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恶毒女配是打不死的小强免费阅读 > 正文 第171章 最好最温暖的归处

正文 第171章 最好最温暖的归处(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此外,赵宁非常重视教育,建立学校和书院,培养各类人才,推广文化知识,推进文化融合。

    东北那个地方,各族人口聚居,贵族之间盘根错节,利益纠缠很厉害,赵宁来后,镇压一批,提拔一批,鼓励各族有为之士入朝为官。

    他手段变幻莫测,一会儿雷霆霹雳,一会儿春风化雨,地方豪强,最终不得不纷纷低头拜倒。

    几年之后,安州和渤海一带日渐人多,竟有几分鱼米之乡的光景。

    不过,终究无法与京城,江南比,甚至连开封,洛城都比不了,所以也没人放心上。

    十年后,太傅病逝,赵宁甚至还专门入京吊唁,很是博得一番好名声,还因此又吸了一批中下层人才,把新科状元傅明卿也带走了。

    赵瑄恼羞成怒,此时他已掌控不少实权,直接断了东北的粮食武器供应。

    不想赵宁已今非昔比,赵瑄的断供,对赵宁已毫无威胁。

    此时的东北,粮满地,谷满仓,海边晒盐,山上挖煤,江边冶炼……东北的官场,升降全凭自身本事,大小官员铆足劲来经营,东北的民生,一派欣欣向荣。

    别说平民百姓了,一般地中下层官员,地主,富商,有门路的,都想往东北跑好吗?

    赵瑄奈何不了赵宁,但盯上这块肥肉的人多了去了。

    东瀛,高丽,北胡,西胡,从海边,从陆地,从四面八方来,都想啃下这块肥肉。

    无奈……

    一群等着立功的武官也在憋着劲呢,看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个个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咽不下那口气啊。

    赵泓(赵二郎),霍凤起,董门六虎将……一个个摩拳擦掌,磨刀霍霍,等着名垂青史,封狼居胥了。

    于是,继人才辈出的文官之后,各路武将也纷纷崭露头角。

    东北的上空,群星荟萃。

    东北这片苦寒之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命力。

    东北,虽然仍在魏朝版图,但谁都知道,那只是名声而已,实际上的东北,不但魏朝掌控不了,赵翼反而还担心等他老后,赵宁反杀回魏朝。

    赵瑄总觉得父皇日益昏庸无能,任朝中老臣尸位素餐,机构臃肿,政令难通。

    及到他监国亲政,几番改革受阻,才知既要好名声,又要好成绩,委实不容易。

    数年之后,皇后和赵翼先后薨崩,赵宁携幼子入京吊唁,赵瑄趁机扣住赵宁父子为质,想收回东北。

    谁知齐王妃并不买账,也携长子在安州声明:

    赵瑄如若不仁不义,残害手足,吾等也不惧同室操戈,兵戎相见。

    赵瑄没想到母子二人竟如此大胆,绝情。

    更没想到,东北那帮文臣武将竟然也纷纷用行动支持。

    文官迅速调集粮草,武将纷纷调兵遣将。

    没多久,赵泓与霍凤起率兵护送齐王妃母子南下,在关外虎视眈眈。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平静了三四十年的魏朝,一时风起云涌,天下百姓,想起前朝战乱时的苦难日子,莫不怨声四起。

    不但有老臣以头撞柱痛哭流涕,民间也是议论纷纷,骂赵瑄不仁不义,心胸狭隘,不配这大魏天下。

    眼看这边骂声不断,北边大军压境,赵瑄也有点慌。

    这些年来,一直是赵宁在东北为魏朝挡住敌犯,所以,北边关内虽有驻兵,但并不多,而且里面的官兵还和东北官兵从往过密,只怕一开战,他们就兵败如山倒。\/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