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19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甚至不用看,李世民就已经猜到结果了,多半又是输了。

    只是怎么输,输的有多惨,结果如何,犹未可知罢了。

    哦不,也不一定。

    “上一次暴露出了如此多的军官、士卒战力乃至是武器等问题,这清朝解决了吗?”

    虽然天幕讲述的并不详细,可李世民却能够大致分析出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有问题,自然要解决,李世民也很好奇,很想知晓,这清朝究竟能否解决。

    如果可以……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起码提供了一个封建王朝在末期完成对自身问题的调整的方式,或许可以记录下来,让大唐的李家后人使用。

    186年8月,英国联军攻占大沽口后,沿河向北京开进

    双方在八里桥展开决战,此处距离北京城广渠门不足三十里,过了此桥,便可畅通无阻到达京师。

    大明。

    朱元璋认真看了起来,虽然他并不定都北京,而且此刻大明的情况与后世的清朝多有不同。

    但是……

    “能被打到京城外三十里,京师就已经岌岌可危了……”

    历朝历代为何要修长城,设关卡。

    就是不希望在京城外开战。

    6英法联军对战三万满蒙骑兵

    战斗结果,清军伤亡一万余人,蒙古骑兵死伤殆尽

    英法联军仅仅阵亡5人,伤47人。

    大清。

    “怎么可能?!”

    纵然是有了前面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情况,但是又一次听到天幕这样讲,康熙依旧是难以置信。

    “上一次我大清绝对没有集结好兵力,三万骑兵,这英法怎么可能只有这么一点伤亡?”

    打起仗来就是军队互相推搡拥挤,受伤人数也得大于这个数字。

    “这群蛮夷看到我大清铁骑不害怕的吗?”

    是知晓敌人的火器可能很厉害,难道……这个时候的火器,就已经出现了后世那样可以一直连发的了?

    如果不是,那他大清的骑兵冲上去,岂不是砍瓜切菜?

    清军装备的主战火炮,有效射程1米,而联军所用的线膛炮,有效射程为15米、2米。

    清军的马队冲锋,遭遇到联军的火力拦阻,损失无数,这样的死亡冲锋持续了数次,英法联军一边火力阻击,同时发炮打击马队,清军始终无法近身

    战斗从7点打到中午12点,最终英法联军夺占八里桥,清军败退告终

    天幕不仅仅有讲述,还辅以战争影视剧,大致还原了其中的场景。

    大明。

    “这不就是三段击吗?”

    知晓自已的义子沐英在平定西南之乱时,曾经用过这种战法,朱元璋很是熟悉。

    “只是这火器的装填速度的确快了许多,虽然……比不上后世。”&l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