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它太重了,50吨的重量,很容易陷入泥泞中,南洋境内大量的跨河小桥也无法承受这个重量。
因此张弛将目光投向了毛熊科和大夏科技树,又额外买了其他几款金币坦克。
现在停在马加奇3旁边的,就是大毛的【to-55喷火坦克】(基于t-55)。
其造型粗犷、实用,经典的锅盖头设计,自然不必多提。炮塔侧面那具粗大的火焰喷射器替代了同轴机枪的位置,昭示着它恐怖的巷战与攻坚能力。
在to-55旁边的,则是大毛的【pt-76-57两栖坦克】。
作为一款【pt-76水陆坦克】的21世纪魔改升级版,pt-76-57车身低矮流畅,炮塔上安装的并非常见的762毫米炮,而是一门威力巨大、射速惊人的57毫米高平两用自动炮。
这款au-220 57火炮系统原来是给大毛给军舰开发的舰炮,拥有20发的自动输弹机储弹盘容量,射速高达每分钟120发,总体备弹量92发。
无论是对付轻装甲目标还是飞机,都有巨大的杀伤力。
不过这款水陆两栖坦克的装甲很薄,只有13,但其作为21世纪的坦克,安装有激光测距仪和改进型的电子火控系统。
而这些21世纪的尖端科技,正是张弛所在意的。
车库里的最后一台则是来自新大夏国的【ztz59a(59式中型坦克早期改进型)】
这是张弛最为看重的一台,作为经典的五九改,其安装有火炮单稳系统和激光测距仪。
依靠简洁可靠的扭杆悬挂,以及相对紧凑的布局,用36吨的重量,实现了拥有100毫米线膛主炮,和不逊色于60早期型的防御力。
早已等候在此的研究中心主任,从白鹰归国而来的顶尖机械工程专家魏国栋博士,以及十几位核心研究员,看到张弛走进车库,立刻肃立致敬。
但他们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那几台超越时代的钢铁造物牢牢吸引,每一次看到,都如同第一次般充满敬畏与震撼。
魏博士的声音带着激动:“大统领阁下,您提供的这些……‘参考样车’,每一次研究都有新的发现。简直是……神迹啊。”
张弛微微颔首:“魏博士,诸位。很抱歉各位没法享受假期,但南洋合众国已经诞生,我们的钢铁脊梁,必须尽快挺起来。今天召集诸位,就是要明确我们未来装甲力量的核心——坦克的发展路线!”
众人精神一振。
魏博士带领众人进入会议室,率先发言道:
“基于南洋独特的地理环境——炎热潮湿、水网密布、岛屿众多、地形复杂(山地、雨林、平原交错)、以及未来可能面对的战争形态。”魏博士走到悬挂的巨大南洋地图前,手指划过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星洲海峡。
“目前各国主流思路是轻、中、重三种坦克高低搭配,并且有重坦越来越重的倾向。
而我认为,我们需要的不是单一的重型坦克,而是高低搭配,各司其职的组合。”
喜欢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请大家收藏: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