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样的重火炮军队,在冷兵器时代来说,足以掌握任何一场战斗的主动权。
别说襄阳只是砖石夯土结构的城池,即便是钢筋混泥土建造而成的堡垒,也不可能挡住火炮的威力。
正如朱云飞所料,次日一早。
晨雾刚刚散去,护卫军提督总兵虎大威,率领全军将士,抵达襄阳城南外。
“重火炮一字排开,架设火炮,准备进攻。”
一身戎装的虎大威,策马挥刀而起,扬声大喝道。
“左右两营护卫两翼,铁骑营列阵。”
“臼炮各队,做好战斗准备。”
白河北岸搭建的瞭望塔上,朱云飞登上三丈高塔,手持一杆西洋镜,也就是望远镜的前身。
长一尺左右的单管西洋镜,又称之为干里镜,是西洋人发明物件。
这东西在战场之上,显然是具备不下的价值。
别说在古代战场,即便近现代战场,望远镜依旧没有被淘汰。
它的用处自然代替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能够更有效的观察敌情,了解自身战场情况。
肉眼能看到数百米外的场景,但却看不到具体情况。
而干里镜却能够做到这一点。
尤其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肉眼受阻,干里镜的实用效果,可谓是一目了然。
打头阵的护卫军,三万将士,列阵城下。
经过一番人马拉扯,十二门二十四磅的红夷大炮,以及各种大小型火炮,全部按部就班,抵达城下五六百米的射程距离。
为防止清军出城,抢夺冲击火炮营阵地。
朱云飞调动神武军,在战场左侧列阵,天雄军列阵战场右侧。
随着火炮的安装,调试完毕。
一字排开的几十门大小红夷大炮,在火炮营参将张继孟的指挥下。
向城头方向,发射出了第一轮齐射。
“轰!”
一道道冒着火焰的炮弹,呼啸而出,划过战场的上空,不断落在了城墙内外。
1。1襄阳知府衙门。
吴三桂现今的中军大营。
束发而冠的吴三桂,身穿蟒袍端坐在大堂主位上。
面色严肃,目光阴冷的吴三桂,看着陈泰问道。
“靖南将军,求援的使者,可派出去了?”
“回平西王,十二路使者,三天前就已经出发。”
“分别向关中的肃亲王,邯郸的豫亲王,以及京师各自派出了使者。”
陈泰也是命大,当日在安陆城下,班志富、杜敏、池现龙一众满清将领皆死于乱军之中。
徐勇和尚可喜更是被枭首示众。
只有陈泰在帐下亲卫拼死护卫下,追随吴三桂撤离了战场。
身为满清女真八旗镶红旗的都统,陈泰现在是襄阳城中,女真八旗的头号大将。
副都统兼定南将军图海,是陈泰的副将。
二人现在属于吴三桂军中的监军使。
尼堪和洪承畴北上京师述职前,尼堪把手中仅剩的五干八旗精兵,交给了二人统率。
目的是监督协助吴三桂镇守襄阳。
毕竟吴三桂是降将,手握重兵,坐镇一方。
清廷不可能不派人监视。
陈泰和图海都是女真八旗子弟,家族世代为女真族人。
二人又是军中猛将,用来监视吴三桂,自然是足够资格的。
“明军大军压境,接下来必然有一场苦战。”
吴三桂神情凝重的说道。
“陈泰,图海你部骑兵,驻守东南二门之内,随时支援二门战事。”
“胡国柱、夏国乡你二人率领关宁铁骑,驻守西北二门之内,负责支援南北二门战事。”
“得令!”
四将起身一弹衣袖,恭声应道。
安陆城下一战,关宁铁骑虽然折损一半,但吴三桂这段时间,把吴国贵收拢的溃败骑兵,编入了其中。
让关宁铁骑的兵力,再次恢复了一万人的建制。
“吴朝忠、李可植、李应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