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18章 扩军(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候了。

    伯平,你的人员准备得如何了?”

    高顺立即站起来,向刘恢敬了一个军礼:“殿下,参谋长和志才司长我们三人,经过筛选,各县民兵大队长人选和政教主任人选已经选定。

    通过一段时间培训,可以上任了。”

    “很好,今后训练司改为募兵训练司。

    你们要成立各乡、村民兵队,要清楚了解各地人员的年龄结构,农闲时进行一些基础训练。

    未来扩军,全部从各地补充,因此训练不要放松,政治教育也要定期举行,前提是不要影响农忙。”

    “喏”。高顺露出两颗不算白的牙齿,此时他感受到了压力,因为刘恢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他。

    “参谋长,我们下一步扩军多少人合适?”

    贾诩想了想,“殿下,各地民兵是定数,我们可以称为预备军,以辽东接下来的发展,我的建议是,把军队扩充到两万人。

    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麻烦,军队应该大部分分散各地隐蔽训练。”

    刘恢想了想,贾诩的办法不错,辽东虽然远离中原,但是,四周异族林立,过早暴露底牌,会让自己被动。

    “很好,善战者先要善藏兵。

    参谋长想法比较妥当,下去以后,你们二位和志才、公与好好议一下,确定后,拿出一个具体章程来。”

    “喏”

    辽西乌桓

    柳城《今辽宁朝阳县》

    “大人,我说的事情基本可信”。乌桓对部落首领称呼是大人,此时一青年男子用着乌桓语说道。

    乌桓语和蒙古语是一个语系。

    提起乌桓,那得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被迫迁至乌桓山(又名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天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喇里河西南地区。

    公元49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河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

    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是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行成统一部落。

    此时乌桓主要是四股:辽西乌桓最大,部落大约25万人左右,部落首领丘力居,趁着东汉末,汉朝内部不稳,多有不轨。

    另外三股就是辽东乌桓、上谷乌桓、右北平乌桓。

    今天听到一则消息,就是辽东王有一批财宝,价值数十万贯,近期会进入辽东。

    丘力居是个贪心的人,近年,他已经察觉到了大汉内部并不太平,心中已经有独立的想法。

    “军师,你怎么看?”主位上的正是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他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道。

    侧首的男子,一看就是汉人面孔,大约30多岁,一副文士打扮。

    文士思虑了一番,说道:“大人,您想过没有?如此消息怎会轻易泄露?”

    “胡先生意思,有人故意这么做?”

    汉人姓胡,叫胡春,原本是一位读过书的人,被官府欺压,变成了流民,中原过不下去了,逃到了乌桓。

    这种做法很多,此时乌桓里有大量汉人。

    历史上,东汉末年,诸侯大战,大量汉人逃往鲜卑,鲜卑后来主动接受汉文化,和这也有很大关系。

    人历来是趋利的。

    胡春点了点头,其实他也知道丘力居野心,不过,他对大汉早就不抱希望了。

    他亲眼看到自己亲人和好友惨死,看上去是天灾,归根结底是人祸。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