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木兰竹 > 正文 213、第 213 章(北边五国打起来了朱襄的...)

正文 213、第 213 章(北边五国打起来了朱襄的...)(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这名字真好听!"一妇人夸赞道,"雪,不就像棉花吗?"

   
    其他人纷纷点头,夸赞那妇人说得对。

   
    他们围绕在荀子身边,询问朱襄公和雪姬夫人真正的模样。

   
    他们不懂"雪姬"的"姬"字和"夫人"二字含义重复,这样的称呼不伦不类。荀子也没有纠正他们。

   
    朱襄公和雪姬夫人是不是真的是神仙?

   
    "不,他们与你们一样,原本都是农人。"

   
    朱襄公是不是真的能斩神仙?能破万军?

   
    "不,朱襄啊,他用锄头比用剑熟练多了。"

   
    雪姬夫人是不是如传闻的那样一日能织造百米布?

   
    "哈哈哈哈,雪姬身体不好,不能太劳累,在织机旁坐久一点,朱襄和政儿就要砸织机。为了家里的织机,她肯定不能织那么多布。"

   
    荀子口中的朱襄公和雪姬夫人和村人想象中的不一样,但荀子是从咸阳来的贵人,他们相信荀子的话。

   
    何况荀子口中的朱襄公和雪姬夫人很接地气,很鲜活,让他们感到很真实。

   
    很快,"雪姬夫人"的名号就与"朱襄公"一样出名,把拗口的"长平君夫人"和"吴郡夫人"都取代了。

   
    有些士人不满,认为女子名字怎么能在世间传播?

   
    但荀子道"礼不下庶人"。若要责怪庶民不知礼,就该身先士卒去教导庶人,让庶人知礼后再责怪其不知礼。

   
    不然,你就是在说没用的废话。

   
    儒士都是有些头铁的。

   
    荀子这样批评他们,他们就腰间挎着剑,怀里揣着纸笔,有的去了县学,有的干脆去乡村搭了间小院子办私学为村中孩童启蒙,向县学、郡学、咸阳学宫输送人才。

   
    待他们让庶民知道"礼"的含义后,再和荀子这个贱儒讨论庶民该知什么礼!

   
    这年头,就算是后世批评的"迂腐"鲁儒,也个个都是行动派。

   
    孟子他老人家,也曾经带着弟子别着剑驾着车周游列国。

   
    南秦也要过年。

   
    朱襄只是脚背被砸肿了,换一双宽大的棉鞋,第二日就能走路。

   
    嬴小政像个小老头一样背着手跟在朱襄身后,每当朱襄走快了就开始唠叨。

   
    小成蟜正是活泼的时候,总会先跑到朱襄前面,然后跑到嬴小政后面,又跑到朱襄前面,来来回回绕圈子,一个人每日行走的路程是朱襄和嬴小政的总和。

   
    白起过年也要放假,跟着朱襄享受天伦之乐。

   
    李牧在朱襄的催促下,本来想在南边过年,也被迫回吴郡感受寒冷,顺带给他们带了一些热带水果解馋。

   
    朱襄都不知道李牧跑哪里去了。

   
    莫非跑去海南了?

   
    朱襄叮嘱:"近海也很危险,你别跑太远。"

   
    就算有指南针,咸阳学宫还计算出指南针和真正南方的夹角,做出了真正的"指南针",但海上风浪大,即便是近海,也有沉没的危险。

   
    不过李牧是军队好几艘船一起出航,危险要小许多,就算一艘船出事,还有其他船可以援救。

   
    商人的海船容易出事,因为基本都是单船出行,沉没了没人救援。

   
    但就算这样,如果有船沉没,也多费钱费事啊。

   
    李牧听着朱襄的唠叨,不断叹气。

   
    朱襄什么都好,就是唠叨起来没完没了。

   
    这时候李牧终于怀念起蔺贽。蔺贽虽然做事过于荒诞,但有蔺贽在,总能转移朱襄的注意力,让朱襄不至于对着自己耳朵唠叨,唠叨得耳朵都疼了。

   
    小成蟜一拍手,做出一副大聪明的表情:"舅父总说大兄喜欢唠叨,大兄是向舅父学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