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此大规模的进攻作战。骑兵还需要扩充。更何况对游牧民族作战,不仅仅需要一支强大的骑兵,还需要大量的财富以供军需。当年汉武帝为了剪除匈奴威胁,连年北伐。但面对行军作战机动灵活,更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
尽管削弱了匈奴的实力,迫使匈奴或是退到了漠北,或是西迁。但几十年的战争,几乎耗尽了前汉的元气。不仅付出了府库一空,百余万士卒死伤,积累下来的几十万匹战马损失余烬的代价。还使得,天下百姓不胜繁重的徭役,为了逃避徭役、兵役,以及沉重的赋税,纷纷成为流民。这还是汉武帝北伐,是建立在前汉刚刚经历文景之治,积累大量财富的基础上。
而如今的北辽,在骑兵战力上,未必能比得上当年的匈奴。但其无论是政治体系,还是军事动员体系,也更加的成熟。其所控制丁口数量,也更加的多。并且吸纳了其他民族的北辽,不仅善于野战骑兵进攻,也善于守城。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恐怕消耗的物资只能更大,而绝对不会更少。所以,在于明远看来,如果想要达成这个目的,更需要一个长久的准备。
无论是黄琼,还是于明远,都认为如今虽说大齐的火器发展很大。但若是向北辽大举进攻,骑兵才是真正的主力。如今大齐的军中,作为野战的主力,京城四大营与西京大营,共计有战马十三万匹,杂役用马四万余匹。加上边军以及北地各路卫军,以及杂役用马也不到二十万匹。而且马匹的质量参差不齐,党项马负重与冲刺能力都不错,但是却不擅长长途奔袭。
契丹马耐力好,适合长途奔袭,但负重能力不行,只能配属轻骑兵使用。但军中的战马,却偏偏以这两种战马为主。如今通过俘获的女真马,以及天竺马改良的,负重与耐力,以及冲刺能力都很不错的新马种,数量也有万余匹。但若是想要取代军中主要的党项马与契丹马,却是短时日之内想都不要想。同时陇右诸群牧监,还有存栏的党项马、契丹马三十余万匹。
战马储备数量不少,军中配备战马比例,也可以说历朝历代最高的。但若是对北辽发起大规模进攻作战,这些马匹的数量还不够。至少骑兵现在还做不到,一人双马的标准。同时军中,每年还要淘汰和更换上万匹战马。如果北伐北辽,参战的骑兵至少要做到一人双马。如今存栏的战马,便是保证现有骑兵,都尚且难以支撑。更别提,如果全力北伐骑兵还要扩充。
尽管如今在西域经略的那位安西郡王,每年都贡西域诸马万匹。但即便是加上这个数字,也不足以支撑北伐。要知道唐太宗北伐突厥时候,不仅是靠着当初唐军精锐战力,更靠着的是七十余万匹上等的战马。汉武帝连续常年北伐,征用的战马足足上百万匹。一次出战,便出动战马十七万匹。而如今大齐的存栏战马,以及骑兵配备的马匹,与这个数字还相差近半。
在于明远看来,如果黄琼决定北伐北辽。如今存栏战马,至少还需要补充二十万匹。这还不算,将军中大规模配备火炮之后,所需挽马的数量也算在内。按照军中现有配发的火炮数量,以及炮弹和装药所需补给数量,挽马的数量也要大幅度的调整。至少每门炮所需挽马的数量,在如今基础上要翻上一番。就这,在一手创建了大齐炮队的于明远看来,还是少的。
当然,这些马匹不一定都要靠陇右群牧监,还可以依靠从西域或是高丽,以及青塘吐蕃诸部征集,或是购买和交换他们的西域马、女真马,以及吐谷浑马。不过于明远建议,除了增加马匹的存量之外,最好还要储备一些骆驼。这些骆驼虽说不能冲锋陷阵,但却驮运能力远超过马匹。最关键是,骆驼有草,哪怕是枯萎的草都能活。北辽军中,就装备了大量的骆驼。
经过几日商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