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北朝帝业衣冠正伦 > 全部章节 1244 英名难久

全部章节 1244 英名难久(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魏军分布在河北诸路人马当中,博陵这一路算是推进最为迅速的,主将乃是开府元景安,率领着三千精卒,离开邺城后便一路向北而来,沿途收聚响应和愿意归顺魏军的河北豪强部曲,当抵达博陵的时候,队伍人数已经扩大到了七八千人之多。

   
    这一支队伍之所以推进如此迅速,一方面是随着冀州信都城被攻克之后,这一路上便不再有坚城为阻,另一方面则就是这一支魏军的策略得当,对于沿途郡县招抚得宜。

   
    主将元景安旧年便出仕于东魏北齐,还曾一度担任高欢的亲信都督,对于河北人事了解也比较深。

   
    随队同行之人也多有类似的出身背景,长史崔治平出身博陵崔氏,乃是李泰表兄崔谦的长子,旧年崔谦跟随贺拔胜辗转各方,崔治平则与父亲失散、留在了河北,一直到了数年前才有机会跟随卢叔虎等人前往关西。

   
    除此之外,还有出身陇西李氏的数名成员,李泰的堂兄李诵、李倩之的侄子李仲膺等等,他们也都是后来才前往关中,另有出身三卫儿郎的崔弘度、韦世康、郑译等人。

   
    这个阵容可谓是非常的可观,既有元景安这种宿将,也有崔治平等熟悉河北局势的关东世族,还有一干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壮儿郎,一路长驱直入,很快便抵达博陵。

   
    “此番能够顺利入据博陵,长史等奔走联络乡人义士甚是有功。诸军徘徊于后,唯我一枝独秀,待到事定论功,诸位也必名列大功功簿!”

   
    对于自己这一支人马取得如此优异的成果,元景安也是颇感欣喜,在进入博陵城之后,便对崔治平等一干人等笑语嘉勉道。

   
    崔治平闻言后便也微笑说道:“河北乡人失治久矣,贼齐恃其骄兵悍将,一味压榨乡里、侵吞人货,如今遭遇险情,各自惜身自守。幸在主上仁义垂怜,分遣某等抚慰乡里,乡人渴治,所以奔走来投,我等也不会只是顺势而为罢了,还是不可轻生自矜傲慢之想!”

   
    同行的李诵也叹息说道:“今我军虽然进势迅猛,但所行经并非险要所在,亦无勇据雄城之功。如若就此止步,等待后路师旅追及,难免就浪费了此番速进之功啊,也辜负了那些聚众来投、意图创功的河北义士!”

   
    的确虽然他们推进的很迅猛,但一路上也没有经历什么像样的战斗,没有拿下什么重要的军事据点。如果不能在当下这一优势的基础上有什么大的立功,等到战后论功行赏,单凭跑得快这一点能够获得的功劳奖赏怕也有限。毕竟进据博陵之类的成就,主要还是靠的当地乡人举义响应。

   
    “是啊,元开府!还是应当创建大功,才不辜负此番主上遣使、某等奋进至此的机遇!邺城还有数万师旅苦盼未出,某等至此却无所斩获,事后难免要受嘲讽。”

   
    崔弘度等三卫儿郎们更是无所畏惧,盼望着能够大战一场、创建大功。

   
    元景安受此乐观的氛围影响,便也从善如流的笑语说道:“自博陵向东便是瀛州,向西则是定州,皆是齐国大邑雄城,依你等所见,应当向哪一方拓取?”

   
    众人一路行来,对于敌情也都有所了解。坐镇瀛州的乃是北齐临淮王娄定远,其人贪婪又无能,只因外戚的身份而得用,就任瀛州之后也是荒废州务、唯知聚敛,早已经在瀛州搞得民怨沸腾,如今整个河北都是人心大乱,瀛州境内的情况必然更加的混乱。

   
    但是定州那里坐镇的北齐宗室南安王高思好却比较精明勇猛,再加上定州本来就是六州鲜卑的大本营,故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