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r />
曾经受过气血见障之苦难的宗师,折磨人起来比之刑部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别人的真气在体内游走,比之牛毛还要细小的锋锐之物在体内切割的时候,这天底下有几个人能够承受得住?
这都要顶得住,便可以夸赞一声心智比肩宗师,然后选个好点的坟上三根香了。
别问这是不是酷刑,你就说管不管用!
官员不够?
武力来凑!
王莽并不拘泥于权势上的手段。
他很清醒自己是如何上位的,他得到的是顾担的信任,当世武力第一人的信任。
他要做事情,是让天下的百姓过的更好,而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世家大族口中的圣君明主,然后让百姓民不聊生。
而且这绝非是心血来潮想要快点证明自己,在夏朝立国之后,王莽便一直在指挥着本就不多的官员在彻查田产,三年时间下来,其实已经统计了个七七八八。
这一次图穷匕见,方才展露真正的锋芒之所在。
在以无与伦比的决心和意志之下,摊丁入亩的国策,也势不可挡的推行了下去。
哪怕如此强硬的态度,如果铁血的手腕,引来了无数的流言蜚语,王莽也根本不在乎。
夏朝立国之时,他受到的侮辱和诋毁可一点都不比现在少。
不就是被人骂一骂么?
当皇帝哪有不被骂的!
两年的时间,摊丁入亩的政策,已经真正施行。
当第一次税收的时候,百姓们会发现,其实所收税赋比之之前还要少上一些——那些少的部分,已经从别的富家大户那里取走了。
田产分等,数量也要分等。
数量越多的人,所需要缴纳的税赋也就越多。
王莽一旦开始做事,就不留任何的余地。
喜欢屯田是吧?
好,超过朝廷规定数额的,我让你入不敷出!
胆敢反抗、隐瞒的,正好派宗师过去一趟,给他们讲一讲什么叫做武艺二字。
五位自他国投奔夏朝的宗师,彻底成为了王莽手中的刀。
至于墨家?
那么残暴而不太道义的事情,当然不关墨家的事。
墨家主要负责探查隐田,接收民间的检举,毕竟墨者的信誉家喻户晓,甚至比之盘剥百姓的官府更为得到民众的信任。
双管齐下!
而公尚过,则是担任尚书一职,调动各级官员。
大方向是王莽在抓,而落实到实处,便需要他来操劳。
还好这种事情公尚过也算熟悉,毕竟当初的墨家,墨丘没有闲暇的时候,也是他来掌管。
相比于禽厘胜,公尚过并非是完全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那种人,但他做起事来也绝不拖泥带水。
曾经经受过刻骨铭心的绝望,所以更懂得把握住当下的道理。
三人携手,外加宗师,权利、道义、武艺,我全都要!
经过两年轰轰烈烈的改革,其间流血几多,也终于有了成效。
起码王莽可以拍着胸脯说出,五年前顾担曾交代给他的任务,他做到了。
夏朝的百姓,也必将因为此举而过的更好。
但这绝非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五年的时光,夏朝很多地方还依托着大月的旧制,这怎么能行呢?
接下来夏朝必然还会有一系列的变化,从根本性上将夏朝与大月区分开来,自此之后没有人会在夏朝怀念大月——乡绅地主,世家门阀除外。
在王莽心里,这些家伙不算人,隔一家灭一家,或许有冤枉的,但若只杀九成,绝对还有漏网之鱼。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要不断对那些家伙动刀子。
夏朝立国前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谁说他在位之时就不能做了?
那些家伙除了耍嘴皮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