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二章 见荀(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晨光熹微,如往常一般早起的荀彧正一脸怒容的盯着眼前甲士,喝问道“陛下夜惊,当时为何不报?”

    甲士单膝跪地,回答道“据当时当值的小黄门所说,陛下惊坐片刻便安睡了,故不曾立时报于夏侯将军。”

    “将这个小黄门换了吧,如今司空东讨吕布,最不能乱的,就是宫里。”荀彧皱眉道。

    (笔者注《三国志·魏书》载建安元年九月,刘协拜曹操为大将军,十月,以袁绍为太尉,袁绍不愿意自己的地位在曹操之下,拒绝接受太尉之衔,于是曹操将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汉帝刘协重新拜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

    甲士面露为难之色,道“侍中,如今宫中宿卫黄门,虽几经裁撤补充,仍有不少陛下旧人,贸然换了新面孔上去,恐陛下又要生出事来。”

    顿了顿,甲士补充道“您也知道,陛下最忌讳的,就是司空。”

    荀彧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刺激皇帝感的神经,微一沉吟,道“既然如此,取一两金子赏他,再嘱咐他今后事无大小,顷刻报于夏侯将军知道。”

    甲士告退,荀彧换上朝服,出门乘了马车前往皇宫。

    马车之上,荀彧双目微阖,心中对天子此刻相召颇感忧虑。

    皇帝幼年即位,少有聪明之名,智慧之举,却失于操切,流于表面,又因屡经祸乱,周年颠沛,终日惶惶,使皇帝难近豪杰,不亲才士,疑忌大臣。

    自洛阳都许之后,几次试探,因自己立场在曹,向对自己不假辞色...

    唉!十常侍祸国,董仲颖乱汉,国无尊严,帝失权柄,以致中原沸反盈乱,如今这汉家天下,可再经不起折腾了。

    马车来到宫前,荀彧下车步行至天子殿前,黄门通报后,荀彧进门叩首,问天子安。

    刘协看着一丝不苟做足礼数的荀彧,心情颇有些复杂。

    眼前这个被誉为王佐之才的人,毫无疑问是曹操得以威加三国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举荀攸、钟繇为内政,荐戏志才、郭嘉做外谋,使曹操南征北讨,粮草不竭,计谋不枯。

    曹操征陶谦,吕布来侵,兖州尽反,荀彧孤身见郭贡谈笑自若,一人退数万兵得保三城不失,为曹操保住了东山再起的本钱。

    陶谦病亡,曹操本打算先取徐州,后平吕布,经荀彧以“三不利”劝说,才打消念头,转而先将吕布逐出兖州,为今后争霸天下奠定了基础。

    包括刘协能够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涯,也是因荀彧用晋文公和汉高祖的例子一力劝说曹操奉迎天子。

    及后,与袁绍战前,曹操心怀忧虑,荀彧以“夫有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相劝,坚曹操之心,又献计先取吕布,抚和西凉,为曹操赢得良好的战略环境。

    当曹袁相持,战争走向和情势之变可说与荀彧判断一般无二,但也正是这个一路将曹操推向霸业顶峰的功勋元老,因怀着对刘汉的一份热忱,反对曹操进魏公,受九锡,最终忧死于寿春。

    心中念头翻涌,刘协上前一步,亲自扶起荀彧,笑着道“宣文若来,是有事相询。”

    皇帝下阶相扶,称表字以显亲近,荀彧不仅不喜,反而心中忧虑更甚。

    荀彧面上忧色一闪而过,刘协只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