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第375章 叛军距长安三百里:兵卒军心涣散,叛将各怀鬼胎!(求订阅)
元凤七年十一月三十日,也就是霍光在长安垮台的第五天,任宫被寸磔的第二天,范明友所部抵达了漆县附近。
此处距离长安不过三百余里。
从十一月二十六到十一月三十,中间一共间隔五日。
在这五日时间里,范明友所部三万余人日夜兼程,跑了四百里路:从三水县到安武县,又从安武县到漆县附近。
五日行军四百里,算下来就是一日行军八十里,已经是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了。
再过两日,范明友所部就能抵达漆县了,过了漆县就是长安城了。
……
是夜,扎下大营之后,范明友就在中军大帐内,召集所部校尉及偏将们商议军务。
范明友面色阴沉,因为如今有一件棘手的事情摆在眼前,那就是稳定军心。
这几日一路走来,范明友所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粮草也还能支撑六七日,漆县就在眼前,退路也有田广明所部保障。
“到了漆县后,休整两日,即可进逼长安!”
丁平也是从大将军府出仕的,今年五十多岁,除了对霍光忠心耿耿外,并没有突出的特长,只能来当护军使者。
不出意外的话,六日之后就能到长安城了。
今日晨间拔营出发的时候,越骑校尉的大营中,竟然有一整屯的人马凭空消失了,连带粮草兵器和战马也都不翼而飞。
范明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只能又板着脸说了一通场面话,然后才让这些闲杂人等离开。
范明友已经有几日没有收到长安方向的党羽送来的密信了,更莫要说大将军的消息。
本来,护军使者的地位很高,与范明友不相上下,但此刻已经徒有其表了,所以对范明友和霍禹等人更是阿谀。
“我军此刻离漆县还有一百二十里,明日辰时出发,后日正午就能到……”
当这些兵卒军校的理智开始觉醒的时候,范明友等人编造的谎言并不难看穿,逃兵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所以这兵卒逃营也就成了范明友最头疼的事情。
如果范明友所部是一支正常出征的大军,那么定然会四处抓捕逃兵,并且用最严苛的军法来惩治他们,避免军心彻底崩坏。
“丁公,到今日为止,各营逃营的兵卒共计有多少人了?”范明友向身边的护军使者丁平问道。
“范将军,我军是否和漆县县令曾广年取得联络?”霍禹问道。
此时,他们的眼中只剩下即将到手的功名利禄了。
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人都有洞若观火的眼睛。
对于出征在外的大军而言,惩处逃兵是约束军纪的重中之重。
范明友所部要抓紧时间行军,所以不能放缓脚步,自然无暇搜捕逃兵。
越来越多的人从最初的盲从和迷惑中回过神来了,开始意识到到自己可能卷入了一场巨大的灾祸当中。
一个人成功逃走,就可以带走一伍的人;一伍人成功逃走,就可以带走一屯的人……
“我等行‘清君侧’之事,关口就是军心,丁公还是要让军正们加强巡逻,莫要让逃卒越来越多。”
漆县县令曾广年今年四十岁,十年前就用千亩良田走通了霍显的后门。
“三千余人……”丁平有些惭愧地回答道。
搜捕逃兵的时间没有,攻城的时间也没有,兵卒出逃之风也就愈演愈烈。
“这咽喉最重要的关口就是漆县!”
如果范明友与霍禹等人真的能功成名就,开创一个新的局面,那他应该获得怎样的封赏呢?
每天大军扎营后,一到了夜深人静之时,就会有鬼鬼祟祟的黑影不断地从营帐中摸出来,翻过营栏,在夜幕的掩护下,逃到旷野中……
虽然范明友所部举起了“清君侧,诛蔡义”的大旗在,更有范霍两家的子侄亲信在营中弹压。
而他们本来做的又是一件掉脑袋的事情,在军纪上要求过严,反而更会人心惶惶。
“只待我大军一到了,就可以杀向长安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