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和出征军。”
“卫戍军主防御戍守,各城的巡城亭卒、各宫殿的兵卫、各衙署的门亭卒均归入此类。”
“出征军主野战攻伐,南军、北军、各地郡国兵及边郡隧卒,均属于此类。”
“各地郡国兵和边郡隧卒的人数维持久制不变,大郡兵众,小郡兵寡,按需分配。”
“南军包括羽林郎、期门郎、昌邑郎和车骑都尉四军,每军分左中右三校尉,总共就是十二校尉。”
“北军也从原来的八校尉增加到十二校尉。”
“如此一来,南军和北军各有三万人,实力相当,可以形成制衡。”
“两军合在一起,有六万精锐,也可以应付用兵需要了。”
“若是战事紧急,再调郡国兵充实,有募兵为基干,也可以迅速扩充,应对不虞也绰绰有余。”
经过刘贺这样一调整,原本实力更强的南军被削弱了一些,两军也就更为平衡了。
任何一方的校尉聚集作乱,另一方都可以与之其形成对峙。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南军和北军一起勾连串通谋逆的情况。
但是想让二十四个校尉拧成一股绳,难度实在太大了。真到了那一日,大汉的气数也就走到尽头了。
“为防止校尉将所部人马变为私兵部曲,所有校尉五年一轮换。”
“校尉头五年在南军任校尉,那后五年必须到地方任都尉,再过五年方可再轮换回南军。”
“君侯若是升为校尉,亦不可在本营任职,必须与他人进行轮换。”
……
刘贺带着众大学士一条一条地往下细读,整整十条规定,全部是用来地方校尉剩根军营的。
这《校尉轮换法》的繁琐程度已经超过拔擢地方官要遵循的《三互法》了。
不过张安世等人倒也没有觉得天子在小题大做。
身为臣子,他们也不想大汉出现一个专擅军权的权臣,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威胁。
就像几个月之前,不仅天子担心乱兵攻破长安城,他们也同样担心。
一个多时辰之后,“汉军编制”这一项终于是讲完了,张安世等人基本上领会了天子的意图。
尤其是韩增和赵充国,他们听得格外认真。
作为日后要领兵的将帅,他们必须对此了若指掌,否则不仅领不好兵,更可能触碰到天子的禁忌。
“出兵之时,朕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