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一百章 主动兴兵(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只能把各方分化开来,逐个击破,分化瓦解。

   
    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循序渐进。

   
    这三年,皇帝改革了官制,改革颁布了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等。

   
    已经算是动了商人和地主的不小利益。

   
    朝堂需要稳定,不适合近期再去触动,大周其他统治阶层的利益。

   
    先把最好拿捏的地主和商人阶层,拿捏明白了不迟。

   
    但是就在盛长柏,准备让老丈人给自己挑一个合适的位置,回汴梁的时候。

   
    西北的局势发生了变化,不是大周这边出了什么问题。

   
    是西夏死了皇帝,继位的还是一位幼帝,西夏皇位落在了一个八岁的毛孩子的手里。

   
    实际权利落在了西夏太后和国舅手里,后宫和外戚当权。

   
    西夏内部当然不会所有人都乐意,矛盾重重,朝廷动荡,政局不稳。

   
    明显是一个可趁之机,大周又刚好经过各种改革,修养生息,局势比之前好上不少。

   
    各种改革,增加了一定的赋税,减少了许多冗余,少了花费,积累下了一定的钱粮。

   
    清理冗兵,厉兵秣马,训练出了一些可战之兵。

   
    看到西夏自己露出破绽,一心比肩唐宗汉武的大周皇帝。

   
    当即就决定了,要对西夏用兵,能一战灭国西夏最好,最低战略目标,也要收复富庶的河湟地区。

   
    西北即将有战事要发生,盛长柏也就没了回汴梁的心思。

   
    回去了之后也要忧心西北,不如留在西北。

   
    “迁起居郎、侍御史、秦州通判盛长柏…知秦州。”

   
    盛长柏也算没在西北白吃三年土,官品升了一级,并且成为了秦州这个上州,边疆重镇的一把手。

   
    完全算是重用,干好这种边疆重镇的知州,完全都可以算是一直资历。

   
    和皇帝关系好也是有好处的,皇帝足够信任盛长柏。

   
    盛长柏也就可以违反一点大周的流官惯例,不让一个朝臣在同一个地方,任官太长。

   
    在秦州做了三年通判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在秦州任知州。

   
    甚至因为信任,皇帝都没有再另设一位通判,来分权,掣肘,监督盛长柏这个秦州一把手。

   
    盛长柏对秦州很熟悉,升任知州之后,甚至除了官印之外,其他都不用麻烦交接。

   
    无缝衔接的直接安排起来了粮草,甲胄,兵器,箭矢,做起了各种战前准备。

   
    一边做着准备,一边等着朝廷这次安排的西征统帅到来。

   
    秦州所在的秦凤路地理位置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