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君臣之议(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开局就被秦王埋了怎么办》10、君臣之议

    就在樗里疾高兴地捧着徐瑾瑜买的肉干吃时,咸阳宫秦君书房氛围确气氛凝重。

    秦君嬴渠梁、大良造商鞅、国尉景监和上将军百里毅,正坐在一处商议着伐魏事宜。商鞅看着一脸疲态的君上,内心感叹,转眼之间他们都老了。

    秦公明明比自己还小十岁,方过不惑之年的却头发花白,脸上也是沧桑的纹路,比他还显得苍老。

    回想二十年前和秦君初见之时,他们都还年轻,一个欲强秦存国、求贤若渴,一个欲一展抱负、正寻明主。

    那时秦国先是经历了几代君位动荡,后又连年征战、国力大减。魏国雄据一方,夺了秦国河西之地,还意图灭秦。

    就在生死存亡之际,秦公继承君位,立志恢复穆公霸业,于是向山东各国发布“求贤令”。

    他就是因这个求贤令来到秦国,想要实施他的“法治”理念。万幸的是他也获得了秦公赏识,还全力支持他变法。

    如今的秦国经过二十年变法,已经不再是那个一穷二白的贫国,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弱国。

    现在的秦国焕然一新,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人民富裕,家给人足。

    民夫积极耕种,以多交粮得农事爵为荣。军中士伍战心强烈、士气大盛,一个个都想上阵杀敌,建功立业,晋升爵位。

    可是今日君上召见他们几人,再次商讨伐魏之事。看来,君上还未彻底作出决断,心中还有犹豫。

    于是他说道:“君上,臣以为明年可以和魏国一战,上年魏国马陵之战折损十万主力,我国又大败魏军。如今的魏国可以说是国力大损,朝中无大将、军无强兵。臣以为此时正是我大秦全面收复河西的机会。”

    听商鞅之言,秦公眉头终于舒展,“上将军,你以为如何?”

    百里毅直了直身子,沉声道:“新军十万均已练成,而且经过上年战役可以看出战力不错,我赞同商君说法,秦可以战!”

    秦君一扫心中阴云,手一拍书案,“那就听你们的,备战!”语气坚定有力。有了定策,秦公又交代百里毅和景监备战的具体事宜。

    景监和百里毅得令便离开了,而商鞅却稳坐在秦公对面。见书房内无人后,商鞅正色道:“君上,我觉得还有一事跟河西之战一样重要。”

    秦公听跟收复河西一样重要,立马心中一动:“还有如此重要之事?”

    商鞅低道:“迎回太子嬴驷!此事你说大不大。”

    秦公神情一顿,凝视着商鞅问:“你觉得那逆子还可为君?秦国向来立贤不立长,我倒觉得公子疾和公子华也不错。”

    商鞅坦诚直言,“其实选谁君上心中早有决断,否则在上个月太子遇刺后,你也不会将两位公子调回咸阳。”

    秦公拍了拍商鞅手臂,会心一笑,“商君懂我,驷儿幼时被人设计犯错,被我逐出宫去,化名为赵惠离开时他才几岁,只派了一个宫人随身伺候。”秦公回忆道。

    “在他十四岁时,我又为了磨砺他,将那宫人召回,只留他一人在山野。但是据暗卫汇报,驷儿这些并未因被废为而消沉,而是走遍秦川,探查民情,每到一处,对当地法令施行给出建议。嬴驷虽不如公子疾聪慧,不如公子华骁勇,但是他的心智最为坚定,他因秦法获罪但也只有他最拥护秦法。”

    商鞅补充道:“公子疾,足智多谋可为良辅,公子华,骁勇善战定为良将。他们兄弟三人齐心,必能让秦国更加强盛。”

    秦公想到三个儿子,也露出欣慰笑容:“行刺太子之人尚未查清,但能确定不是公子疾和公子华的势力所为。公子疾完成此次任务后,我想让他回到原职,商君以为如何?”

    “公子疾足智多谋、能说会道,颇有领军之能,在辎重营负责押运粮草确实屈才了。”商鞅评价道。

    “商君,听你这么说我就彻底放心了。不过迎回太子之事,还需仔细谋划,这段时间朝中暗流涌动,要揪出幕后黑手。太子那边我已加派暗卫保护,到了合适时机再秘迎太子回宫。”

    “君上考虑的周全。”

    ------

    徐瑾瑜因知道食时便要出发,天方初亮她便起了,院子里的花草已经枯黄,上面还挂着些许露珠,小风一吹还冷飕飕!

    抬头望去发现院子里有人起的比她还早,此时正动作一致的做着动作,这不是昨天教郯明的太极剑法么?樗里疾这也学会了?那动作比郯明还流畅。

    郯明看到徐瑾瑜出门,立马收剑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喊着:“姐姐,你继续教我们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