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作者是采莲的何田田的小说 > 正文 第394章 阵前叙话

正文 第394章 阵前叙话(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第394章 阵前叙话

    隋军刚刚安下营寨,就有使者送来崔澈书信,原来是邀请杨素明日在阵前叙话。

    杨素看罢,对御史监军刘士龙笑道:

    “崔澈此举,定是要效仿魏武帝离间马超、韩遂,来使监军对杨某生疑。”

    刘士龙是一名文官,他固然不懂军事,但却读过历史,当然知道曹操将韩遂唤到阵前叙话,使得马超猜疑韩遂,刘士龙笑道:

    “崔逆东施效颦,下官又怎会中计,至于崔逆之约,赴与不赴,越公可自抉之,下官别无异议。”

    实际上,刘士龙也不想与杨素将关系闹得太僵,他又不是真的愣头青,哪能不破杨素事后报复。

    别看杨素当年对李百药是又送小妾,又送钱,临了还举荐其为官,但其实心眼着实不大。

    杨坚在位时,一次杨素犯了过错,杨坚派遣前魏州刺史柳玄之兄柳彧前往核查。

    当时杨素早已经进位左仆射,但柳彧素来刚正,不媚权贵,他命杨素在堂下立而听审,使得杨素大损颜面,因此怀恨在心。

    在蜀王杨秀被治罪后,负责查案的杨素发现柳彧曾与杨秀有过赠礼往来,于是借题发挥,将柳彧打为杨秀党羽,流放敦煌。

    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或许存在,但绝不包含杨素在内。

    杨素沉吟片刻,说道:

    “既然刘监军信任杨某忠于朝廷,明日杨某便走上一趟,免得将士们以为杨某在崔逆面前露了怯,不过监军若是有暇,可与杨某同往。”

    刘士龙赶忙拒绝:

    “越公邀下官同行,无非是为了自证清白,但越公位极人臣,对圣人的忠心,天地可鉴,无需多此一举。”

    仔细想想就知道,如今杨素贵为尚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百官之首,若是倒向崔澈,他还能得到什么,莫非崔澈还会奉他为主。

    这件事,就算崔澈同意,他麾下的文臣武将们也不会答应。

    最终,杨素还是敲定了与崔澈明日在阵前一叙。

    仁寿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临近新年,然而晋阳城内没有一点喜庆的氛围,城外笼罩在肃杀的气息中。

    清晨,杨素以两万步卒留守,领其余十四万步骑出营。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由于杨素曾刻意挑选出三百人守西河县,又将他们尽数处死,故而今日杨素指派将士守营,甚至险些引发哗变。

    实际上,从两次留守人数的区别,就能看出杨素的想法。

    只派三百人怎么可能守得住西河县城,当然是拿来立威的。

    如今以两万人守大营,杨素又怎么可能对他们痛下杀手。

    好在安抚及时,并没有真的生出乱子。

    与此同时,崔澈也留下一万步卒守卫营垒,领着九万步骑与燕军相隔三里,南北列阵。

    两军的中间位置,立有一座凉亭,是昨夜临时搭设,作为崔澈与杨素的会晤之所。

    二人各领十名骑士作为护卫,来到亭外,还未下马,崔澈便朗声道:

    “不曾想,崔某居然有朝一日会与杨公兵戎相见,杨公别来无恙?”

    杨素戏谑道:

    “杨某也没想到当年子澄劝说我辅佐今上,如今圣人即位,子澄却做了叛臣。”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