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作者是明末逐鹿的小说 > 正文 第140章 崇祯的帝王之术

正文 第140章 崇祯的帝王之术(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崇祯十6年(1643年)正月初9,年后第2次早朝,在奉天殿举行。

    这次朱云飞再次得以入朝,原因是他即将离京。

    作为收复山东失地,歼敌有功的将领,他这次入宫,由鸿胪寺提请,在奉天殿外侯旨。

    若皇帝要召见他,那自然是想皇帝辞行的,若皇帝不见他,他在殿外谢恩之后,也就可以离开了。

    奉天殿的朝会在3呼声中,如期开始。

    当鸿胪寺卿奏请到候见的官吏名单之时,崇祯脸上闪过1丝不自然。

    “山东局势未稳,让朱云飞率军立即返回山东,安抚军民,不得有误。”

    崇祯之所以不想见朱云飞,是因为他心中有愧。

    按照朱云飞这次的功绩,封侯都不为过,但崇祯借朱云飞大殿打人事件,就把他的功勋抹去了大半。

    只给了他都司总兵职务,至于封赏,更是象征?的发了十万贯铜钱。

    没错,就是十万贯铜钱。

    这点封赏纯属打发叫发子的,光朱云飞率领的山东各军勤王,朝廷至少也得发放2十万贯钱赏赐,以激励军心。

    因为这些缘由,崇祯拒绝了召见朱云飞。

    “陛下,臣老眼昏花,有失察之罪,还请陛下准许老臣返家养老。”

    鸿胪寺卿奏对完,吏部尚书郑3俊,咳嗽1声,佝偻着身躯站了出来。

    郑3俊其实在年前,就已经请辞了,只是崇祯1直在挽留。

    但这次郑3俊以罪臣之名,再次请辞。

    崇祯只得感叹道:“郑卿此番去职,谁能担任吏部重担呢?”

    “陛下,老臣认为太常少卿李遇知,吏部右侍郎李建泰,皆比老臣更能升任。”已经古稀之年的郑3俊,虽然在6部之中,为官多年。

    虽然颇得重用,可却始终未能入阁。

    原因不是他能力不强,而是他这个人他无私,从而得罪了不少人。

    为此他虽然是清流,也属于东林1派,但东林钱谦益那帮人,却把他排挤在外。

    这也是他虽然担任多年尚书职位,却始终无法入阁拜相的原因。

    “内阁拟票,提请李遇知出任吏部尚书1职。”崇祯感慨之下,点了点头。

    “陛下,冯元飚如今去职,兵部空闲,当日他曾举荐,李邦华和史可法接替兵部尚书1职,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东阁大学士蒋德璟,接着出班奏道。

    “陛下,冯元飚与周延儒1派,关系深厚,史可法,李邦华皆是江南士林1派。”

    蒋德璟话语刚落,新晋的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魏藻德,便站了出来。

    “微臣以为,兵部左侍郎张缙彦,文武兼备,可堪大任。”

    “陈卿,你以为如何?”崇祯抬头看了眼,手捧芴板,1言不发的陈演。

    “臣认为魏大人所言有理。”陈演向来善于揣摩圣意,这会见皇帝询问自己,那里会不明白其中涵义。

    连忙言语恭敬的躬身回道。

    事实上陈演现在都还在庆幸,自己怎么就坐上了首辅位置。

    没错,周延儒问罪,他这个次辅,不但没有受到牵连,还顺位成为了内阁首辅。

    说实在陈演都有些意外,虽然他没有与周延儒勾结,可周延儒担任首辅期间,谁都看得出来,他可是以周延儒马首是瞻的。

    陈演之所以能够顺位担任首辅,自然是崇祯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崇祯看来,陈演缺少主见,在朝中属于中间派,对自己忠心耿耿。

    而现在朝中局势,各派倾轧,结党营私,朝政执行困难。

    尤其让1个名望高的大臣出任首辅,与朝局没有任何好处。

    在崇祯看来,如今大明的内忧外患,都是朝臣的相互勾结,各有私心导致的。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在崇祯看来,如今大明的内忧外患,都是朝臣的相互勾结,各有私心导致的。

    所以扶持势单力薄的陈演上位,以及根基浅薄的魏藻德辅政,自然更附和朝廷大局。

    陈演在朝中是孤党,谁任首辅他都恭恭敬敬,也不跟手下人勾结。

    正是这点无论谁上位,都没有人他排挤他,因为有时候大家都需要这样的中间派,来沟通1些事情。

    同样魏藻德入朝才3年,这样的根基,骤升高位,只能依仗皇帝权威。

    可以说玩弄权术1块,崇祯并不输于任何人。

    这也是陈演、魏藻德两人,能够出乎所有人预料的1般,坐上内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