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作者是明末逐鹿的小说 > 正文 第411章 清军的主动撤退

正文 第411章 清军的主动撤退(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对于武昌一战,吴三桂没有信心。

    但这话他不能明说,所以他只能把粮草问题,抛了出来。

    只要粮草不足,他就有借口提出在武昌决战的借口。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满清湖广总督佟养和、湖广巡抚何鸣銮二人,实际赴任时间都不长。

    加上湖广又是前线,他们两个地方督抚,实际工作并没有完全展开。

    面对吴三桂的询问,二人一时都不知如何回答。

    “平西王,这个问题还是我来回答吧。”之前一直负责湖广地方具体事务的沈志祥,起身站了起来。

    “左梦庚投降之后,我军确实接收了大批的钱粮,但几十万大军近一年的消耗,加上又给朝廷上缴一部分。”

    “今年江西的秋粮,还未来得及征收,江西就已经沦陷。”

    “湖北也就武昌、汉阳、黄州、荆州、襄阳五府的收成。”

    “目前武昌府库的钱粮,倒是可以支用两月,若朝廷能够派遣援军支援武昌,我们坚守两个月肯定没有问题。”

    沈志祥的话一出,智顺王尚可喜皱眉道。

    “据我所知,肃亲王(豪格)已经被朝廷任命为征西大将军,正在率军攻打巴蜀大西贼张献忠。”

    “豫亲王(多铎),定国大将军率领的朝廷主力,入冬以来也在黄河北岸,攻打南明督师孙传庭的人马。”

    “现在朝廷别说没兵可派,即便有兵,从京师赶到武昌,只怕我军也已经败北了。”

    尚可喜现在的畏敌心思,比吴三桂还重。

    无为战役中,他完全是侥幸逃了出来的。

    前不久的池州、九江战斗中,明军展现出来的战力,已经让他意识到,现在的明军战斗力,已经恢复到九边边军最强战力时期。

    身为明军总兵出身的尚可喜,可是深知九边明军强盛时期的战斗力,绝对可以把边塞的蒙古人和女真人吊打的。

    面对这样强盛的明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想要战胜他们,胜算几乎是微乎其微。

    为此,尚可喜内心也是十分抗拒,坚守武昌与明军进行决战。

    尚可喜虽然没有明说,不能坚守武昌城。

    但他的意思却是很明白,坚守必败。

    “坚守武昌,不如退守襄阳,自古以来,湖广的要冲在襄阳,只要守住襄阳,来日卷土重来不难。”

    吴三桂没有想到尚可喜,会比自己更着急反对守武昌。

    有了尚可喜的建言,吴三桂心中暗喜,连忙开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反之,镇守武昌的话,不说能不能坚守,即便能坚守,可武昌周边,群敌环视,随时会面临下一波的攻击。”

    “尤其是现在我军水师丧尽,明军水师船坚炮利,长江之上,战船列阵,足以炮击武昌城墙。”

    “故本王支持智顺王的提议,放弃武昌,退守襄阳,与肃亲王、豫亲王结成犄角之势,再图后续之功。”

    吴三桂这一开口,基本代表了武昌城内,一半的军队意志。

    以至于想要借此机会,在武昌城挫败朱云飞,一雪前耻的尼堪,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洪大人,沈公爷,你们怎么看?”

    尼堪是满清的固山贝勒,固然位高权重,在朝中一大半的朝臣,看到他都要礼让三分。

    但在军中面对实权派的异姓王吴三桂、尚可喜他也不得不给几分面子。

    尼堪身为湖广前线的主将,没有朝廷旨意的情况下,他也不敢贸然下达,放弃武昌的决定。

    而且现在武昌城中有十二万大军,粮草可用两个月。

    武昌城高堑深,汉末以来一直都是坚城所在。

    沈志祥虽然没有与朱云飞正面交过手,但自交战以来。

    连勇冠三军的阿济格都死在了朱云飞手中。

    对于接下来的武昌战役,他心中也是完全没有底气的。

    “武昌乃是四战之地,若无援军,卑职认为难以久持。”在尼堪凌厉的目光注视下,沈志祥硬着头皮说出了他的决定。

    “你……”愤怒的尼堪拿起桌案上的公文,狠狠甩在了大堂之上。

    “贝勒爷息怒,战略撤退,并不是失败,武昌周边地势平坦,易攻难守,确实不利于坚守。”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