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作者是我是六只鱼的小说 > 正文 第868章 通判徐州

正文 第868章 通判徐州(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

    然后就是安全武力问题,盛长柏一个有身份的人,自不好遇事就自己动手。

    盛长柏当然不需要这么无脑,直接就把公家的钱,往自己兜里揣。

    盛长柏还是以最坏情况说的,以顾堰开对顾廷烨的关心程度,以及平时的做事风格。

    通判徐州,就是盛紘和海家为盛长柏活动的结果了。

    大周朝的黄河还没有改道,还没有夺淮入海,徐州可以既算是陆上驿道的枢纽,又是水运的枢纽,联通黄、淮,东临大海,西接中原。

    笔墨纸砚,书籍字画,印章配饰,惯用的小件家具,都要带上。

    起码墨兰这边算是可以暂时安分一下了,盛家内部就不容易再出什么问题。

    齐衡和嘉成县主的事情,能很快定下,也算是了了一件盛长柏不放心的心事。

    漕运不再经过徐州,徐州的商贸属性,要比之前差上一些,挤不进去大周朝商贸州府的第一梯队。

    齐衡没有喜欢的人,也就不会有什么叛逆之心,还是都听从平宁郡主的安排。

    起码盛紘和海家,都是很了解的。

    不管是勋贵早婚,还是进士晚婚,都不是随便就定下的。

    邕王就要剩过荣家太多了,邕王成为储君的支持率最高,很可能成为一国之君。

    然后就该享受荫封,进禁军做武官,就算真要戍边上战场,发生什么意外人没了,起码也留下了后代。

    所以盛长柏外任在这种地方,已经算是很难得。

    两位贵女自身的条件不相上下,但是嘉成县主最后还是赢在了家世上面。

    盛长柏这边已经拖到了二十以后,等到及冠之后找时间。

    荣家在老皇帝去了之后,不要说有什么进步,就连现在的权势,也不可能保持。

    这次科举虽然齐衡没过,但是到了试婚年龄,齐衡中进士不中进士,对婚恋市场上价值的影响也不大。

    车马钱粮一个都不能少,像盛家这样富足一些的人家。

    盛长柏追问道。虽然说这两个女人家里的人都不省心,都比较嚣张跋扈,但单拿这两个女人来说,条件都可以说是挺优秀,就是品性上来说也不差。

    思考方式也迥然于勋贵,行事做派也更接近文官清流之流。

    就是不考虑人没了的问题,勋贵子弟跟随禁军戍边,一去就是几年。

    封建社会修书是大事,修书这个事,只要没有大的差错,任满了之后,都会得到提拔。

    盛长柏还在汴京这些日子,也就是一个督促作用。

    盛长柏方一外任,就是担任一州二佐官,这么重要的职务,已经挺不容易,更不要说还是徐州这种地方。

    齐衡并没有什么得意,反而对盛长柏还带了一丝羡慕。

    不方便的话,这些人明显容易把子嗣问题耽搁了。

    等到了四月份,盛长柏得到了齐衡和嘉成县主定亲。

    汴京城里面的戏,盛长柏也就看不下去了。

    如果顾廷烨能搞定荣家的话,不用顾廷烨去求,顾堰开都会主动帮顾廷烨提亲去。

    两个人毕竟也是师兄弟,盛长柏将要离京找齐衡告别一下,也不算突兀,主要是了解一下齐衡对自己婚姻的真实想法。

    去戍边有的地方方便带媳妇过去,有的地方不方便带媳妇。

    太常博士是从七品的京官,盛长柏在献过“三字经”之后,又校检了二年多的书之后,算是又小进了一步。

    盛长柏要带的东西更多,一年四季四时的衣服,就需要带上几箱,褥子,被子床上用品,也要带上几箱。

    看到了顾廷烨和荣飞燕的关系,有了不小的进展。

    “哪里,不过是皇亲国戚之家行事张扬了一些,哪里比得上盛兄少年及第,金榜题名,高中探花,各位朝堂重臣纷纷想要嫁女妻之的场面。”

    徐州在大周隶属于京东西路管辖,下设彭城、滕县、沛县、丰县、萧县等县。

    新科进士也都经过了吏部栓选,到各个地方去上任。

    因为水利方便,徐州又有良田十万余顷,水陆皆肥。

    加上盛长柏中进士时间更早,仕途上领先了盛紘不只是十年。

    早点娶媳妇,早点造娃出来,总没什么错。

    但是显然平宁郡主没有选择安稳,还是想搏一份从龙之功。

    亲事就被平宁郡主操持了起来。也是齐家露出了想要议亲的话风,齐衡才在婚恋市场上突然火爆了起来。

    虽然盛长柏挺想去边州,但是盛紘和海家,考虑安全问题,明显不愿意盛长柏去边州。

    “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但勋贵之家的子弟不是这样,都是早早的结婚,早早的留下后代。

    在商贸上也拥有巨大的优势,虽然因为大运河的贯通,南北的漕运,从洛阳入通济渠到洪泽湖,从洪泽湖到扬州、镇江,再入运河就能直达宁波。

    官场又有了一波大的调动,有了空缺,盛紘和盛长柏的老丈人海家,也帮定下来外任的地点。

    “元若,恭喜你啊,两位京城最有名的贵女都曙意于你。”

    “元若过谦了,我当时议亲之时,可没有得到如此贵女青睐。”

    “不着急,侯爷怎么说都是你爹爹。他还是希望你能正经寻一门好亲的,你先让荣家接受你,侯爷这边你多求几次,他总会为你操持的。”

    邕王和荣家,一家是储君的热门人选,一家是备受皇帝信宠的外戚之家。

    盛长柏勤勤恳恳的干了小三年,现在盛长柏请求外任,给小升一级是应有之义。

    毕竟现在朝廷上支持邕王的势力更大,邕王看着有很大登顶的可能。

    盛长柏已经是地方二把手,大房的生意,自然很轻松的就可以在徐州开拓出来。

    盛长柏自己培养的护院,带走一半,又选了田庄上二十个也有习武的少年。

    剩下的还有伺候的人手,本是盛长柏远里的都跟着走就行。

    但盛长柏院里的这些丫鬟,都和盛长柏年龄相仿。

    都到了婚嫁的年龄,盛长柏不准备都收做通房,也就需要为这些年考虑未来。

    该放归的放归,该嫁人的嫁人,尤其是女使,盛长柏需要重新挑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