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 阳台上。
阳台是开放式的,绿化做的很好,像是后世才出现的那种咖啡厅。
温萦趴在桌前写作业, 律景之就在旁边看着她奋笔疾书。
他不懂,为什么一个字要写那么多遍。
“你是不会写吗”
“会呀”
“那你为什么还写这么多遍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律景之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讲究效率, 像这样去做很多次明明会做的事情,会让他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
温萦软乎乎地说“老师留的寒假作业, 不写不行的。”
小姑娘叹了口气, 惆怅地望着窗外面,看着远处的景色,又埋头继续写。
“可是你都会了。”
“可是老师不知道,老师要的是落实在本子上, 让我永远能够记住。”温萦问律景之,“你没有寒假作业吗”
律景之摇头“没有寒假作业的。”
“好羡慕。”
温萦真的超级羡慕。
律景之看着还在为寒假作业发愁的温萦,想到自己开年之后就要到国外去了,心里更加惆怅。
这是香城孩子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很多孩子出国留学回来后, 都能获得一份不菲的工作。
他虽然不需要到外面去工作, 但他也要学习更先进的知识。
“萦萦。”
律景之还是决定告诉她自己要出国的事。
“什么呀”
温萦还在埋头写字, 根本就没有抬头,自然也就没有看见律景之脸上纠结的神情。
“我要出国了。”律景之看到温萦手里的笔顿了一下, 担心她会误会,急忙补充道,“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回来的。再来香城我们一样会见面。”
律景之见温萦不说话,心里有些慌张。
温萦是他第一个朋友,他很珍惜,更不想让任何人取代自己在温萦心里的地位。
“这就好比你回了平城,而我去了另外一个城市。等到寒暑假的时候, 我们会在这里再次见面。而且还可以继续打电话。”
温萦听到这里摇摇头“你从国外打电话回来,我接电话是要收费的,电话费那么贵,还不如写信来的好。”
律景之很想说电话费我来出,但他克制住了。
“写信的话,信件会丢。一封信从国外到国内大概要经过一个多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到你的手上。你的回信写过来了,我还没收到人就已经回来了。”
律景之虽然很想和温萦写信,可是写信真的不可取。
温萦很怀念后世的手机。
那个时候多方便就算没有手机,有电脑也可以,用eai就行了。
然而现在什么都没有。
“那就不用联系好啦,反正我不联系,我又不会忘了你。”温萦不知道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把律景之给哄好了。
“那我到时候带礼物回来给你,你想要什么”律景之主动问。
温萦在物质上没有什么。
她很随意地说“只要是你送的,不管是什么我都喜欢。”
律景之矜持的勾起嘴角。
“那我到时候去看看有什么适合你的。”听说国外有很多漂亮的小裙子,到时候他多买一点回来送给温萦。
中午。
律皓之和律景之在家里吃了一顿饭。
下午的时候兄弟两个就走了。
初三,温老太太要去给闺女和三个小外孙子买东西,律景之也过来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逛街。
温老太太也不会舍不得钱,能带走的东西她看中了就买。
温萦也一样。
她买的很实用。
书包,球鞋,裤子,衣服
还有很多吃的。
初三买了,初四依然去买。
就因为温渡说了一句话。
“多买点儿,你们不用坐火车回去,到时候我让车队直接去一趟蒙市。去蒙市的时候正好从咱们家经过,你们想买的东西都可以装上。把东西放到家里,好好的休息一天,然后再出发去蒙市。”
温老太太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于是带着孙女又去买东西。
但凡内地缺的东西,温老太太就会多买一点儿。
比如温萦做蛋糕用的牛奶和其他的材料,这次回去老太太就买了很多。
初五这天早上,温老太太特意包了一大桌子饺子,还把律景之和律皓之都叫过来。
大家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明儿我就和萦萦回去了。你们都好好的学习,好好的工作。有什么事儿也别瞒着,遇了事儿就是要大家一起解决的。”
温老太太又说了几句场面话,大家就开始吃饭。
之前买的东西,律皓之找人打包好,司徒光耀让人给送到了码头那边。
初六一早上。
温萦就跟着奶奶上了船。
她站在甲板上看着站在岸边儿的律景之,用力地朝他挥了挥手。
把手放在嘴边儿,大声喊道“芝芝,暑假见。你要好好的呀”
律景之也站在岸边上,大声的喊“萦萦,等我回来。”
“好的。”
温萦站在船上许久都没有进去,直到再也看不见律景之,才依依不舍的往回走。
和小伙伴儿相处那么久,一分开很不适应。
温萦有点闷闷不乐的。
可是到了楚城之后,铁索带着大妮和二妮,领着温萦把整个城都逛了一遍。
温萦坐在自行车的后面玩儿的乐不思蜀。早就把律皓之给忘到了脑袋后。
初八这天。
大清早。
温老太太就坐着车出发了。
走之前,温渡还特意提醒老太太“奶奶到了路上一定要小心一点儿。后半段路天气会变冷,你得加衣服。光加衣服还不行,这边儿我给你放了两床被子,你到时候自己裹着点儿。吃饭的时候也别舍不得,到时候去吃点儿热乎饭。”
温老太太听着孙子罗里吧嗦的,虽然嘴上嫌弃着,可是那心里很受用。
“知道了,知道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又不是没走过这条路。再说不是还有你堂哥跟着吗”
温老太太觉得孙子就是太不放心他们一家人了。
旁人信不着也就算了。温明辉跟他们是一个地方的,也是一个老祖宗。这半年也没少跑,早就能独立带领着车队来来回回的了。
怎么就信不着了
“我这不是不放心嘛。”温渡笑的一脸轻松。
没人知道温渡心里边儿是怎么想的。
他心里真的太难受了。
没有经历过家破人亡的人,是没有办法明白他此时失而复得的这种喜悦。
更不会知道他有多珍惜现在的一切。
温渡很多时候都想着要不要就妥协一点,过的平平淡淡一点。
可平平淡淡真的就是幸福吗
他想让奶奶和妹妹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也想让他爸可以毫无顾忌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想拍戏就拍戏,也不担心被旁人挤掉角色。
想唱歌就唱歌,不担心发不了唱片。
妹妹想买漂亮的衣服,就买多漂亮的衣服。
奶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里玩儿就去哪里玩儿。
而这一切都需要金钱来支持。
温韶钰正在为这个家的未来而努力着。他不想等到走不动了,没有办法去看看这个世界了,才把钱赚回来。
“行了,你回去吧,我们知道该如何照顾自己,等到家就给你来电话。你也不用惦记着我们。”
温老太太有之前坐过长途车的经历,这一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温萦拉着哥哥的手走到旁边,小声的说“哥哥,你答应我的事情,可一定要做到呀。你说过你会回来考大学的。还有如果你遇见有钱人家的姑娘,千万要离人家远一点儿。如果你真的喜欢人家,记得带回来让我看看。”
温渡看着一脸紧张的妹妹,好笑地捏捏她的脸蛋儿。
“知道了,小管家婆。哥哥要是遇见喜欢的人一定跟你说,可是哥哥现在才14岁。距离娶妻生子至少还有个八年。在这之前,哥哥要努力赚钱,还要专心读书,考个好大学。没有时间想别的。”
温萦仔细想了一下,好像哥哥说的有道理。
“那我就等到哥哥20岁的时候再来找哥哥吧。”
温萦转身想往车上爬,没想到她在车下边儿站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爬上去。
小姑娘转过头求,就得看着温渡。
温渡好笑的伸出手,轻松地把小姑娘送到了车兜儿里。
“谢谢哥哥。”
温渡抬手揉揉妹妹的脑袋“跟谁学的还跟哥哥这么客气。”
温萦嘿嘿一笑。
“就是忽然间很想谢谢哥哥。”
“好啦,车里面给你装了不少这边儿的水果。到时候你给大姑带去点儿。你想送多少就送多少。等到明辉哥下次跑车再回去的时候,我让明辉哥给你多带点儿过去。”
南方的水果在南方不值钱,很多北方人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
不像后世,物流交通那么发达,想吃什么在网上都可以买得到。
“知道了。”
温萦挥挥手,坐到了奶奶身边去。
车子开动。
温萦看着哥哥追着车子往前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她差一点儿没忍住,哭出声来。
“ 奶奶,如果哥哥以后不讨老婆也不生孩子,你一定不要催哥哥呀”温萦擦掉了眼泪,嗡声嗡气的说。
“你这在胡说八道什么呢”温老太太被孙女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弄得很懵。
温萦被哥哥叮嘱过,直到梦里的内容不能跟奶奶说,更不能跟除了哥哥以外的其他人说。
她没办法跟奶奶说哥哥遇人不淑。
最后都没有儿子孝顺他。
“就是我无意之间遇见了一个大师,但是说哥哥的婚姻不顺。所以我宁愿哥哥单身,也不愿意哥哥不幸福。”
温萦转过头哀求的看着温老太太“奶奶,你就答应我,好不好”
温老太太本来想说这是封建迷信。
可是看到孙女眼里那水汪汪的样子,到了嘴边儿的话就换成了其他的。
“知道啦,不催你哥哥结婚,让他自己找对象。找不着也没事儿。”
温老太太心想,她还能活多久啊撑死也就一二十年好活。
儿孙以后的事儿她是管不着了,也没这个心思管。
从主城出来,天气一点一点的变凉。
到了一个地方,他们就去饭店里边儿点点儿好吃的,喝点儿热乎的汤。
到了江省,那边的瓦罐汤很出名。
喝上一肚子热乎乎的汤,吃饭都香了,也感觉人都活了过来。
又穿过了两座省。
寒风透骨。
可也到了家。
小六接到电话,把家里边儿的炕和地笼都烧上,屋子里边儿也烧着水,还摆着热乎乎的饭。
他们下了车,一进门儿就能吃上。
等吃饱喝足。
狠狠的休息了两天。
温老太太觉得自己真的是年纪大了,年轻的时候还跟着男人东跑西颠儿的。那时候条件更艰苦,跑了两天两夜都不觉得累。
有的时候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哪像现在,啥也没做,就是坐车的时间久了一点儿而已,人就受不了了。
“奶奶,我亲自送你们过去。”
温明辉跟九爷那边儿谈好了之后卸了货,装货的时间又推迟了几天,才过来找温老太太。
温老太太已经收拾好东西,她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就带着孙女儿坐上了车,准备去蒙市找闺女。
“走吧,别耽误了。”
温老太太麻溜儿的,锁上门就走了。
从平城到蒙市,开车要走上七八个小时。由于是第一次去路,还不是特别好走,时间又比平时慢了一点儿。
温老太太他们一早走的,傍晚的时候才到地方。
眼看着又到地方了,温萦忽然想起一件事儿。
“奶奶,你给我大姑打电话了吗”
“没打电话。”
温老太太绷着脸,面容十分严肃。
温萦看到奶奶这样,心里咯噔一下。
“奶奶,你为啥不给我大姑打电话你是担心”
温萦的话没说完,就被温老太太接了过来。
“我要是提前跟你大姑说我过来,她肯定会粉饰太平。过得好不好平时过得怎么样有没有被欺负我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所有人都以为温老太太不喜欢自己的闺女,只是想着闺女的钱。
没人知道老太太为啥要把闺女嫁给当庄的人。
嫁在当中就算是被欺负了,她也能给闺女出头。
谁知道白家那小子竟然升了官儿,到了部队还把闺女给带走了。
还以为那小子一辈子都要待在部队。
谁知道前两年白家那小子又转业了。分配的地方还不是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