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作者虎钺最新小说 > 正文 第433章 潜在的收益

正文 第433章 潜在的收益(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生命真的如此顽强吗?

    就连没有光照,盐度高达40%的地下湖泊,都能够生存。

    很多人在震惊之余,都冒出这样一个念头。

    陈默对此的回答是: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在地球40亿年的漫长生物进化史中,至少发生过十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其中最早一次是在24亿前的成铁纪。

    当时,有一种叫做叠层石的生物,在光合作用下产生大量氧气,充满海洋及上升到大气层中。

    而原地球上的细菌生物是“厌氧”生物,它们是以发酵或无氧呼吸而生存,所以厌氧生物因氧气增多反而大量灭亡了。

    这就是地球上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其他几次生物大灭绝也基本差不多,都是生存环境发生了剧变。

    已知规模最大的生物大灭绝是2.5亿前的二叠纪大灭绝。

    全球总共约57%的科、83%的属、约96%海洋生物的种与约70%陆地生物的种灭绝了。

    除此之外——

    4.4亿年前的奥陶纪,85%的物种灭绝。

    4.8亿年前的寒武纪,99%的海洋生物灭绝。

    3.6亿年前的泥盆纪,82%的海洋生物灭绝。

    2亿年前的三叠纪,23%的科与48%的属的生物灭绝。

    以及暂时不可考的成冰纪震旦纪,灭绝生物物种数量都多得惊人。

    当然还有最为人们所熟知的6500万年前白垩纪,让当年的地球霸主恐龙灭绝,17%的科、50%的属、75%的物种灭绝。

    但是无论环境怎么改变,没有一次大灭绝能让地球变成死星。

    依然会有生物顽强地存活下来。

    它们不断适应新的环境,进化出适合新环境的生理机构,最后成为地球新一纪的主人。

    地球生命如此,火星生命也是一样。

    陈默给人们提出一个假想。

    火星与地球同一时间孕育了生命,但是在几十亿年前,火星磁场消失导致无法抵御强烈的太阳风,火星大气渐渐被太阳风带到星际空间,海洋也跟着消失不见。

    火星迎来一次漫长的生物大灭绝事件。

    不过有一部分海洋由于地质运动被覆盖到火星表面以下,海洋中的部分生物因此存活下来。

    它们不断地进化,适应新的环境,最后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至于会不会存在多细胞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陈默认为前者还存在可能,后者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

    智慧生命的诞生偶然性太大了。

    曾经称霸地球数千万年的恐龙,最终也没有孕育出智慧生命,没能诞生出文明。

    条件更为恶劣的火星地下海洋列不具备条件。

    陈默的假想得到了众多生物学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所有人都期盼着进一步探索火星地下海洋。

    毕竟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而且通过研究火星地下海洋生物圈,可以让人类掌握更多生命的奥秘。

    即使没有他们的建议,探索也会继续进行。

    不过在此之前,要先确认火星生物对人类是否有害。

    那个类似草履虫的单细胞生物反例不足为虑,它习惯了地下海洋的恶劣生存环境,反而不适合更为优越的外界环境,没过多长时间就死亡了。

    生命层次越高,越难以摆脱对环境的依赖,反而细菌类的火星微生物存活得挺好。

    还好,这些微生物可以很轻松地被化学消毒液杀死,无需动用伽玛射线。

    样本中没有发现类似病毒的微生物,只有类细菌微生物。

    和地球生命一样,它们都有着自己的遗传因子,也就是DNA,但是没有在火星生物身上发现RNA。

    这应该算是两个星球生命最大的区别。

    探索队将火星生物的DNA数据传回华科院,自然也少不得陈默一份。

    火星生命的发现,勾起了他的研究欲望。

    他把【可控核聚变】和【常温超导】两个在研项目交给其他人,然后一头钻进他的专用生物实验室。

    这间实验室里面有【基因创建】的全部设备,被陈默视作潘多拉魔盒,除了他之外任何人不得进入这间实验室。

    没用多长时间,他便利用【基因创建】技术,按照一种火星微生物的DNA结构,创造出了火星细菌。

    又研究了几个小时,他基本摸清这种火星细菌的情况。

    如果按照地球的分类,这种火星细菌属于螺旋菌,体长30微米,算是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