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作者精品香烟最新小说 > 正文 第224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

正文 第224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自主,只有将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寄托在神灵——门神神荼,郁垒身上。

    闻战则喜的秦国,本质上并不是喜欢打仗,而是打仗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好,让他们能吃得饱,活得好。

    秦人喜欢打仗,但对和平,安稳,平淡的生活,反而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加向往。

    这很矛盾,但是事实,没有哪户人家听到儿子,夫君战死沙场不会痛哭失声。

    不是每个人都有庄子的境界,死了恩爱有加的细君不但不悲伤,还欢欣雀跃,敲锣打鼓——在这个年代,道家庄子并不受欢迎,诸子百家皆视其为狂人。

    这种生离即死别的现象,在穷苦人家,普通百姓中尤为突出。

    所以他们要比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更加看重门神的保佑。

    但雕刻神荼,郁垒,一般人家没那个闲钱,聪明的劳动人民想出了廉价的替代方法。

    桃梗弄不到,桃木总弄得到。

    他们会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像不像另说,反正是画上了。

    然后左提神荼名字,右提郁垒名字——有好些不画,直接写名字。

    这段时间,哪家哪户要有个识字能写的,忙坏了也欢喜坏了。

    左邻右舍会拿着桃木,和一些廉价食物——粟米,小米等物,来请求帮忙提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

    这两根桃木会在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驱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后世桃木多出了辟邪,驱鬼,破煞属性,便是自此而来。

    桃木辟邪的起源很早,春秋战国便有。

    《战国策.齐策三》说孟尝君打算入秦时,苏秦对他讲了土偶和桃梗的寓言,劝止他,其中有土偶人语桃梗:“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

    此可证战国时代已有削桃木为人的做法。

    《庄子》也有载:“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

    既插桃枝在门外面,小孩子随便走不害怕,鬼不敢过来。

    更早记述桃木有辟邪作用的记载,源自《左传》,里面记载了古人用桃木做的弓进行除灾仪式。

    空灵宏大的鼓声,沉闷接地气的门板声响了一整夜。

    或是人像,或是画像,或是两个字的神荼,郁垒都是一样的神勇。

    在黑夜下威风凛凛,将魑魅魍魉尽数驱逐在门宅之外,咸阳一夜无鬼话。

    天边冒白,光明重现人间。

    忙碌了一整夜的神荼,郁垒急匆匆和新来的神农,后稷交过班,自去休息。

    神农自不用说,传说中的农家创始人,华夏先祖之一,太阳神。

    后稷则是周人始祖,是带领周人耕耘的又一农业代表人物,谷神。

    这两位生前为人,死后封神的神灵到来,预示着新年到了。

    十月一日,蜡祭。

    蜡祭是一个很久远的节日,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

    最早有记述的蜡祭是在《礼记》,《礼记》中有一段孔子和弟子子贡的对话,提到了蜡祭:

    子贡观于蜡。

    孔子曰:“赐也乐乎?”

    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子贡随孔子去观看一年一度的蜡祭。

    孔子问子贡:“你瞅瞅这些人,你看他们快乐不快乐?”

    子贡答道:“全城之人皆欢喜若狂,但我不知道他们咋就这么快乐?”

    孔子说:“老百姓都辛苦一年了,就能趁着蜡祭的时候快活一天。他们的快活,肯定不是你这种富家子弟能知道的。如果总是把弓弦拉得很紧,不去松弛一下,弓弦就失去了弹力,即使文王、武王,也不能行。”

    “如果只松弛而不紧张,即使文王、武王,也不能有什么作为。只有宽严相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