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一个奇幻外壳里的成长故事;“指环王”的成功则在于正邪之争的信仰,站在欲望深渊边缘凝视黑暗之后的抉择。
那么,“纳尼亚传奇”呢?
于是,才有了安森的那个提问,“纳尼亚传奇”的改编,仅仅只是准备跟风,还是迪士尼真的想清楚了?
从前世来看,显然迪士尼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纳尼亚传奇”系列电影一部比一部糟糕,票房如是,口碑亦如是。
系列第一部,制作成本一亿八千万美元,北美票房两亿九千万美元,全球票房七亿四千五百万美元。
成绩不俗,尽管没有大赚特赚,但还是让迪士尼信心大振,同时,詹姆斯-麦卡沃伊(James-McAvoy)凭借这部作品横空出世,为市场带来一股清风,以至于迪士尼一鼓作气预定了一系列奇幻童话改编项目:
“魔法师的学徒”、“爱丽丝梦游仙境”、“龙骑士”等等等等。
不仅迪士尼,华纳兄弟的“黄金罗盘”、二十世纪福克斯的“波西-杰克逊”系列、派拉蒙的“最后的风之子”,全部都加入这股浪潮。
但这一切都是假象,迪士尼根本没有想明白“纳尼亚传奇”吸引市场的亮点在哪里。
系列第二部,制作成本两亿两千五百万美元,结果北美票房一亿四千万美元,全球票房四亿两千万美元。
血本无归,迪士尼直接亏到吐血,却没有想到,这才是灾难的开始。
系列第三部,制作成本回落到一亿五千五百万美元,但北美票房只有一亿美元,全球票房也只有四亿一千五百万美元。
一跌再跌,没有底线。
不止“纳尼亚传奇”,迪士尼的其他奇幻文学改编电影电影也陆陆续续遭遇撞墙,除了“爱丽丝梦游仙境”异军突起引爆票房之外,其他全部扑街。
事实,不会说谎,显然迪士尼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所以,安森才说了那些话——
和权力斗争毫无关系,但鲍勃脑补了那么多,安森也是完全没有预料到。
本来安森想,现在已经是平行时空,作品成败可能截然不同,他应该开放可能性,如果迪士尼对如何改编如何定位拥有想法的话,他们可以坐下来讨论一下剧本,结果试探一下,却发现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而已。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的。
安森忍不住想,从鲍勃的思路来看,他依旧专注在“纳尼亚传奇”这样的类型电影上,并且没有整理清楚思绪,这意味着现在的鲍勃还不是未来站在金字塔顶尖呼风唤雨的人物,他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可想而知,鲍勃暂时没有那份杀伐果决的魄力。
经历“纳尼亚传奇”的失败之后,迪士尼才清醒过来,姗姗来迟地加入超级英雄类型电影的争夺之中。
然后,“钢铁侠”诞生。
经历犯错、试错、调整,经过累积、经历、体验,鲍勃和迪士尼才成长为好莱坞顶天立地的超级巨人。
但现在,鲍勃率领的迪士尼依旧只是一个新生儿。
安森不由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现在迪士尼还没有意识到宝藏所在,那么森林影业是否可以提前截胡?
不止是一部“钢铁侠”而已,而是整个漫威影业。
(本章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