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作者白担心最新小说 > 全部章节 1198 学习成长

全部章节 1198 学习成长(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可叫做地空动态配合战术呢?

    原来,这次围绕着大同和张家口展开的违建关东军14师团的战役中,作为八路军航空部队指挥负责人的孔捷,特别做过军事试验,试验了地空动态配合的战术。

    ——由超长待机的水上飞机充当联络中继和侦查,在对鬼子14师团最精锐的师团部护卫联队发起进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主攻部队动态推进中,利用通讯系统,根据不同地型,可以呼叫挂载不同弹药的对地攻击机或者轰炸机支援。

    空中侦查机也动态汇报战线推进情况和鬼子隐蔽火力情况给地面部队指挥员,方便地面指挥员呼叫炮火支援或者坦克支援。

    “……简而言之,区别于传统的兵种配合战术,而是把步兵,航空队,炮兵,装甲兵动态结合起来,加强各兵种的联合作战,协助突破鬼子防线,不但弹药消耗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还能有效打击鬼子的有生力量。”

    当时,围歼关东军14师团的时候。

    井上老鬼子大概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一直隐藏的120毫米迫击炮阵地和99式105山炮阵地,还有剩下的半个大队的三式中战。

    他自以为隐蔽的很好,其实从始至终都在八路军的侦察视线当中。

    结果,这些部队一出现在战场上,便立即遭到八路军的炮击和空袭。

    按照孔捷的说法:

    “鬼子训练的作战方式,步炮协同这个大领域,基本都是静态的,都是先搜索目标,然后各类型火炮炸完以后再推进,推进中发现隐蔽火力基本都靠自己解决,打不掉的才撤退后再呼叫炮击。

    鬼子的协同作战方式落后,归根究底,是缺乏通讯装备,无法有效联络友军。

    从这个角度来讲,此次我们铁三角集团军能够顺利的打掉关东军十次师团,同样是占据了通讯方面的极大优势。

    至于鬼子的空中增援就更不用说了,只有大队一级通过审批以后才能呼叫空中支援,等飞机来了丢完炸弹再进攻,要是前锋中队遇到突发状况,根本来不及呼叫空中增援。

    就算来得及,也要先汇报大队部,大队部再呼叫机场航空队,黄花菜都凉了。

    鬼子航空队基本上不会把宝贵的燃油放在陆军交战的上空长时间盘旋等待。

    这也是为什么在围绕着大同和张家口的作战中,咱们八路军以有限的航空力量却能取得全面制空权的重要原因。

    鬼子的这种静态协同战术,有很大的弊端,特别是对于日益复杂又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根本就不够用了!”

    “而咱们利用动态协同配合的战术之后。

    井上老鬼子的反击部队,重武器一露头就挨炸,预备队一增援也挨炸,咱们的精锐战斗工兵团和警卫团一边绞杀鬼子部队,一边利用火力增援打击和封锁鬼子预备队前进道路。

    配备42式冲锋枪、手枪(54手枪)、防翻滚手雷弹、轻机枪、半自动步枪(1改进型),42式半自动霰弹枪,42式重型防弹衣等新式装备而组成的突击小组绞杀下,鬼子最后的精锐预备队就这样被打崩了。

    本来,这支鬼子预备队为了对付咱们铁三角部队,特别装备了大量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就算是普通钢盔兵,短兵相接下也未必就能啃下这支小鬼子。

    然而,面对咱们以动态协同战术展开的实验部队的进攻,这支鬼子精锐却是很快败下阵来。

    这足以说明新式装备和动态配合战术的好用。

    所以说咱们应该在军事领域方面积极进取和改革,争取可以做到动态协同作战,我认为这将是咱们军队未来建设的新方向!”

    孔捷的提议得到了领导们的特别重视。

    在之后的会议讨论中,孔捷又利用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较为长远的优势和目光,将未来一些较为先进长远的军事发展方向都给提前提了出来。

    有一些方向甚至因为太过超前,听得不少干部一愣一愣的。

    当然了,孔捷话锋一转:

    “这些可以说是咱们未来军事上的建设方向,而现在嘛,还是要立足于如何打败日军,争取民族独立,建设起一个新中国的问题!”

    有干部笑道:“同志们,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但是我从孔捷同志的这番话里可是听出了额外的意思!

    什么意思呢?

    在这孔捷同志看来,咱们打败日军,取得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仿佛就是顺其自然的必然事件啊!

    为什么这么说?

    咱们还在头疼着怎么打败小鬼子的时候,孔捷同志就已经在考虑咱们国家建设之后,部队的建设方向和发展方向问题了!”

    话毕,干部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最终,孔捷,李云龙,丁伟一行在延安方面学习,一口气待了将近三个月,这才在次年初春时分重新返回根据地。

    期间有学习的时候,除了军事方面的学习还包括政治方面的学习;也有当教员传授前线作战经验的时候,孔捷几人站在讲台上,一本正经地讲述着各种军事方面的作战理论和思想。

    用李云龙得意的话说:“好不威风!嘿嘿,回去之后你们猜猜咱老李是怎么和秀芹说的?

    咱说了,以前咱老李是个粗人,那是因为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去学习,可如今不一样了,咱老李那是文武双全,上能前线杀鬼子,下能学院讲课程。

    好家伙,那给咱婆娘听的,两眼冒金星,看着咱的目光那全是崇拜啊!”

    孔捷也跟着笑了,看得出来,这老李十分享受和秀芹在一起之后的婚后生活。

    这是实话,哪个男人最享受的不是自己的女人对自己的崇拜呢?

    这恐怕是按照原有的轨迹和李云龙在一起的田雨,很难带给李云龙的。

    再加上这还只是43年初,老李也就30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和秀芹的结合,小日子别提多幸福了。

    说到田雨,时间线上暂时对不住,好像到四八年左右,她才会弃学从军,到部队的医院工作,目前暂时还找不到人。

    后来李云龙在战斗中负伤住院,十八岁的田雨作为护士照顾李云龙,两人结识的时候李云龙都三十七八岁了,也难怪在情感的共鸣上多有不同之处……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