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明溪漱石最新小说 > 正文 第34章 韩一良论贿赂、刘宗周论近功小利、温体仁参钱谦益

正文 第34章 韩一良论贿赂、刘宗周论近功小利、温体仁参钱谦益第1页/共1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韩一良论贿赂

    六月,户科给事中韩一良上书言道:“皇帝曾训示群臣应有文官不爱钱财的精神,然而当下,哪里不是需要用钱的地方?哪个官员又不是爱财之人呢?过去用钱去谋取官位,如今怎能不以钱来偿还过去的投入?我自己是从县官做起,如今身处言官之列。若以官职来说,县官往往是行贿的源头,而给事中则是收受贿赂的首要人物。现在大家纷纷指责地方守令不廉洁,然而守令又如何能做到廉洁呢?他们的俸禄微薄,上级不断以各种名义索要钱财,不是说这是‘不影响官府正常开支’的款项,就是说这是‘未完成的纸张赎买费’,或者路上遇到过往官员,动不动就要送上书仪礼品。等到任期满考核或朝见述职时,花费不下三四千两银子。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期待地方守令保持清廉吗?”

    皇帝对韩一良的直言进谏表示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不久后提拔他为右佥都御史。

    刘宗周论近功小利

    九月辛亥日,顺天府尹刘宗周上书指出:“皇帝励精图治,日夜操劳不停,朝令夕改,力求达到天下太平,然而治国策略过于急切,难免过于看重短期利益和速成之功。当前皇帝急于求成的事,莫过于辽东战事。正值国家财力空虚、资源耗尽之际,却耗费全国之力供养饥饿的军队,军队却军纪愈发骄纵;集结全国兵力,期盼一战定乾坤,却又迟迟无法决战;这种策略显然是错误的。皇帝所追求的小利,难道不是集中在理财这一问题上吗?地方官员以苛敛民财为政绩,而忽视了民生抚育之政;上级官员以催缴赋税作为考核标准,导致升降官职的规则失效;百姓因此常年不得安宁。近期虽严厉惩处了十多名贪腐官吏,但贪腐之风仍未根除,皆因过分强调利益而引发。”后来国家局势正如刘宗周所预言般崩溃。

    刘宗周,字启东,浙江绍兴山阴人,被士人尊称为念台先生,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公元1601年)考中进士。

    温体仁参钱谦益

    十一月,皇帝在暖阁召见温体仁,询问他关于弹劾钱谦益涉及浙江科场舞弊之事。此前,朝廷下令群臣共同推选内阁成员,钱谦益位列第二,而温体仁未能入选。温体仁于是借机向朝廷弹劾钱谦益,声称钱谦益接受了田千秋数千两银子的贿赂,利用科考文章中的一句‘一朝平步上青天’作为暗语,使其指定的考生高中,进而结党营私、欺君罔上。因此,皇帝特意召见两人对质。温体仁与钱谦益争论不休。

    皇上向其他大臣询问意见。周延儒回答说:“田千秋确实存在科场舞弊行为。”而辅臣钱龙锡等人则回应:“舞弊之事确实与钱谦益无关。”皇上说:“既然舞弊行为属实,而钱谦益身为主考官,怎会与他无关?”

    皇帝于是下令拟定旨意:“由于钱谦益受到舆论非议,让他返回原籍接受调查,田千秋则交由司法部门重新审理。”科臣章允儒指责温体仁以“党”字恶意中伤其他大臣,称其为历来小人陷害君子的典型。皇上怒斥章允儒胡言乱语,命令锦衣卫将他逮捕。

    译者注:1韩一良因此疏被崇祯连升三级,但因拆破了官场潜规则,引起群臣不满及攻击。崇祯便让韩一良拿出官员贪污的实例及证据,韩一良不敢拿出来,只能辩解他说的是一种现象,让崇祯很失望,很快又将韩一良革职为民。

    2枚卜,在明朝,枚卜特指选择并任命大臣为大学士,使之进入内阁辅政。

    3这一时期朝廷内部宦官专权严重,政治腐败不堪,官场风气败坏,社会矛盾激化,加上外部边患频仍,整个国家处在内忧外患交织的动荡之中。韩一良在官场上以刚正不阿的形象出现,他曾上疏揭露官场贿赂之风盛行,毫不避讳地指出“县官为行贿之首,给事为纳贿之尤”,这一举动直指当时官场的核心问题,体现了他对于社会公正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关切。然而,韩一良的直言敢谏并未获得足够的支持,反而因此招致同僚的排挤和打压,其仕途也因此受到影响,体现了明末政治环境的残酷。

    这折射出明朝末期政治体制的严重僵化和权力失控,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家治理效能低下和朝政日益败坏的现实。

    喜欢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请大家收藏: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