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希昀 > 正文 110-115

正文 110-115(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什么会跟这样的人来往?”

    姜氏哆嗦摇头,“不是的,淮儿,我没有这个意思…”

    王书淮极轻地笑了一下,这些年他屡屡劝告父母,望他们持身守正,担起家族之任,他们却始终只图享受,做事不过脑子,结交的人也上不了台面。

    罢了,多说无益。

    王书淮木然道,

    “明嬷嬷,收拾行装,今日便送老爷和太太回青州老家安享晚年。”

    第112章

    姜氏闻言如五雷轰顶,脑子一片嗡嗡作响,她这是刚荣升首辅之母,还没来得及领略那份风光,便要被送走?

    不,她不要回青州,青州哪里比得上京城繁华。

    “书淮!”她气得胸口发闷,要去拽他的衣袖。

    王书淮往后一退,朝她一揖,去后院接孩子去了。

    只要母亲在京城一日,续弦的风波就不会停止,这些日子朝廷正在清算长公主与信王余党,不少人便试图走他父亲的路子,以求恩赦,以免父母仗着他的声势做出更出格的事,将二老送回青州几乎是刻不容缓。

    他们走了,后宅清净了,云初“养伤”的谎言也就不会被人发现。

    宁和堂内,其他姻亲早已被吓得一哄而散,柳氏被抬回去,人虽没死,从此疯疯癫癫再也掀不起半点风波,别说是让王书淮续弦,便是她儿子的事也不敢管了,对着续弦二字已是惊弓之鸟。

    姜氏见王书淮斩钉截铁,连忙去寻自己的丈夫。

    王书淮这厢来到宁和堂后院,两个孩子正跟玥哥儿和瑄哥儿在一处玩,珝哥儿无精打采坐在小杌子没动,珂姐儿捂着脸在大哭,她指着瑄哥儿骂道,

    “你胡说,我娘亲好好的,她只是去了外祖母家,很快就会回来。”

    瑄哥儿辩驳道,“那是他们骗你的,要不,我带你去你外祖家瞧瞧去?”

    珂姐儿正要答应,玥哥儿小跑过来,护在珂姐儿跟前瞪着瑄哥儿,

    “二哥忘了祖母的吩咐了吗?长辈说什么便是什么,你在这里瞎嚷嚷作甚?”又扭头安抚珂姐儿,

    “你别听二哥哥瞎说,我娘也告诉我,说是伯母去了谢家,过几日就能回来了。”

    珂姐儿心里舒坦一些,抹着抹着泪,看到一道身影慢慢在前方蹲下来,虽是半年没见,眼眸也被白纱覆着,珂姐儿还是一眼认出爹爹来,飞鸟投林般朝王书淮扑过去,

    “爹爹,你去哪里了!”哭声里夹着埋怨依赖,以及喜悦,

    一旁的珝哥儿也跟着姐姐,慢吞吞钻入王书淮的怀里,“爹爹…”

    王书淮一同将两个孩子拥入怀里,涩声道,“对不起,爹爹回来晚了…对不起…”

    左右各抱一个,缓步回春景堂去。

    两个孩子趴在王书淮肩上,紧紧搂着爹爹不放。

    王书淮的出现,给了孩子极大的安抚。

    珂姐儿噙着泪摸了摸王书淮面上的白纱,

    “爹爹眼受伤了吗?”

    “不是,是吹了些风沙进去。”

    珝哥儿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长媳(重生)》110-115

    挠着脑勺,嗓音稚嫩,“爹爹,我们去外祖母家接娘亲回来吧。”

    王书淮脚步一顿,这个借口骗不了多久,他斟酌着道,“你外祖父病重,你娘亲和舅舅去深山里寻灵丹妙药去了,菩萨见你娘亲善良,留着她在林子采药。”

    珂姐儿自小听谢云初讲了不少神话故事,将信将疑,

    珝哥儿这一点随了王书淮,不信妖魔鬼怪,小小的眉峰蹙着英气十足道,“那也要把娘亲找回来。”

    王书淮对着珝哥儿的方向,语气沉缓,“放心,我一定把你们娘亲寻回来。”

    爹爹是大英雄,一言九鼎,珂姐儿和珝哥儿都信他。

    回到春景堂,夏安等人看到小主子纷纷激动得落泪,连忙迎过去把孩子抱过来。

    王书淮在春景堂的廊庑坐定,两个孩子重新在院子里嬉戏。

    一刻钟后姜氏等人要回青州的消息传开,三爷王书旷和四爷王书同一道来寻王书淮,明贵将人领进来,他们瞧见王书淮眼眸被覆着白纱也是愣住了。

    王书淮猜到二人来意,不等他们为姜氏求情,先开了口,

    “书同过了秋闱,却没过春闱,接下来有何打算?想继续考吗?”

    王书同被兄长问住,白皙的俊脸胀红,“我…还没想好。”

    王书淮面容朝着二人的方向,哑声道,“还没想好便是不想再考,无妨,不是进士亦能做官,你是王家子孙,家族能庇护你,也需要你为家族争光,耗在家里游手好闲,只会废了你的心志,让你一无是处,为兄打算替你谋个县官,你慢慢积累政绩,替你妻儿挣一份前程如何?”

    王书同呆了呆,乍然让他脱离王家的羽翼,他心中还有些慌,只是兄长字字珠玑,他无辩驳之力,也意识到不能再荒废下去,沉默片刻咬了咬牙道,“成,一切拜托兄长周旋,对了,我媳妇娘家毗邻西楚,不若兄长派份离西楚近的差事。”

    西楚初定,着实需要派遣官吏接手,王书同去历练历练正好。

    王书淮答应了,随后又将模糊的视线移向王书旷,王书旷原本揣着一肚子怒气进来,听得王书淮教训了王书同,脸上也生了几分不自在,“二哥也是要给我派事?”

    王书淮冷声吩咐道,

    “父亲和母亲行事没有章法,你随他们回青州老家,我在青州给你谋一份差事,你侍奉二老,亦是看着他们,劝告他们安分守己。”

    王书旷心都凉了半截,京城赫赫繁华,纸醉金迷,谁又愿意回青州那个旮旯里去,只是王书淮一向言出必行,王书旷晓得自己没有辩驳的余地,只哽咽着道好。

    姜氏这厢去寻二老爷,恰恰二老爷迎着国公爷回府,国公爷听说此事,疲惫地抚了抚额,随后告诫长子长媳,

    “你们本是宗子宗妇,回青州坐镇老宅,每日侍奉祖宗香火,善结邻里,操持宗族事务是理所当然,去吧去吧。”

    姜氏和二老爷跪在国公爷跟前泣不成声。

    国公爷想着,王家有王书淮这颗擎天大树,已没什么叫他操心的,再过一两年,大约他也要回去。

    王书淮对外声称谢云初被找回了来,自有不少记恩的女眷前来探望,王家谢绝外客,女眷执意留下厚礼,光这半日的功夫,春景堂前面的花厅堆满了锦盒。

    沈颐和王怡宁等人听到消息,傍晚遣丈夫来打探消息,后知真相,又添了几分悲切。

    如此也好,一来孩子还有个念想,二来,也能杜绝京城官宦那些蠢蠢欲动的心,再有人寻到沈颐跟前询问谢云初近况,沈颐肯定了谢云初回府的消息,京城原先那些传言也渐渐消散。

    为了不辜负谢云初一番心血,姐妹们陆陆续续回到书院,继续授课。

    一切仿佛回到了正轨。

    入夜后,王书淮彻底瞧不清了,却还是亲自哄着两个孩子入睡,有了父亲的陪伴,孩子脸上也露出笑容,睡得也踏实多了,哄完孩子,王书淮沐浴更衣回到内室,独自一人坐在拔步床的床沿上。

    屋子里安静极了,没有一丝响动,明明只是一间极小的内室,他却仿佛置身某个广袤的荒原,无边无际的暮风裹挟着他,他不知来自何方,亦不知将往何处去。

    过去每每离京,他脚步异常坚定,去时意气风发,回时神采飞扬,当时不觉如何,如今才明白,那是因为家里有她,转身时有她挥手告别,回来时有她洗手作羹汤。

    她是他心里的根,没了她,他便如荒原的枯草,无根之浮萍。

    枯坐了不知多久,到精神极度疲惫时,人慢慢卧下。

    枕巾上残留着她的梨花香,转身将她的引枕抱入怀里。

    闭上眼,脑海映出那双干净纯澈的眸子,那里始终燃着一盏不灭的明灯,映照出他和孩子回家的路。

    那是不能为任何人替代的谢云初。

    冷杉费了两日功夫,将信王有关的邸报文书全部送来内阁后方的独属首辅的阁楼。

    王书淮不打算舍下孩子,将珂姐儿和珝哥儿一道带来了内阁,皇帝每日午时便来内阁所在的文华殿听政,王书淮过去请安,皇帝瞧见王书淮被覆住的双眼,唏嘘不已,宽慰一番。

    这几日王书淮都不曾上朝,各个要害部门均是他的心腹,整个官署区照旧运转,只每日有要闻便来讨他示下,王书淮独自坐在案后,听书童读阅文书邸报,一面在心里琢磨信王可能的去处。

    珂姐儿做小公子装扮在院子里采花,珝哥儿跟着翰林院一位年轻的夫子在堂屋里认字读书,冬宁也穿着小厮的衣裳伙同明贵陪伴左右。

    一日珂姐儿蹦蹦跳跳不小心跑去了前面正殿,珝哥儿也默不作声跟在她身后,恰恰皇帝正与几位大臣议事,瞧见门口探出两张粉雕玉琢的小脸,十分讶异,问道,“内阁怎么会有稚童?”

    宫人看了珂姐儿姐弟一眼,轻声回禀,“陛下,这是王阁老家里的一双儿女。”

    皇帝顿时明白了,幽幽轻叹一声,朝珂姐儿招手。

    珂姐儿高高兴兴跃进来,先朝皇帝屈膝请安,珝哥儿也有模有样作了个揖,谢云初教导他们见到长辈行礼,姐弟俩牢记在心。

    珂姐儿见皇帝神色和蔼便好奇问,“您是谁呀,以前怎么没见过?”

    宫人眼中惊异迭起,正要斥责,为皇帝抬手给挥退,他俯身过来,温润地笑道,

    “朕是皇帝。”

    “皇帝是什么?”

    “皇帝是天下之主。”

    珂姐儿眼珠儿转悠片刻道,“您既然是天下之主,能否帮我把娘亲找回来。”

    皇帝眸光一涩,心疼地没有说话,默了半晌道,“叔叔一定竭尽全力。”

    接下来几日,王书淮白日在内阁查阅资料,傍晚带着两个孩子回府,有了爹爹的陪伴,孩子们情绪比先前要平缓了许多,这个空档,王书淮听闻谢晖病危,又亲自走了一趟谢府,坐在谢晖卧榻前,望着昏迷不醒的岳丈允诺,

    “初儿和佑儿没有死,他们是为信王所劫,您信我,我一定把他们寻回来。”

    明夫人见王书淮语气格外笃定,重新燃起了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长媳(重生)》110-115

    希望,

    “找到证据了吗?”

    王书淮默了默,“快了。”

    随后明夫人便拿王书淮的话一遍又一遍在谢晖塌前唠叨,盼着谢晖早日醒来。

    谢云初离开的第二十日,王书淮吃了几服药,眼眸有所好转,只是依旧看不清文书,每日浩如烟海的文书一卷卷被摊开,又一卷卷被挪走。

    大晋各地郡县每三日均有邸报送来京城,以叙述各地近况见闻,王书淮过去均有阅览邸报的习惯。

    他心思缜密到,将所有六月二十八日往后的邸报都调阅过来,以防自己漏去重要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某一日午后,王书淮撑额闭目养神时,突然听到书童吟道,

    “六月二十九卯时末,保定府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状似孔明灯…”

    王书淮听到这,思绪猛地一顿,“等等!”

    “你再说一遍?”他屏住呼吸,总觉得冥冥中寻到了一丝线头。

    书童于是再读了一遍,王书淮脑海有电石火光闪过,

    六月二十九,可不就是初儿出事那日吗?卯时末,也对得上,

    那声尖叫从水面半空传来…

    有状似孔明灯的不明飞行物掠过上空…

    只觉那层笼罩在面前的迷雾有散开的迹象。

    王书淮心猛跳了几下,连忙吩咐,

    “你再把成玄先生的色目寻来。”

    前几日他将信王麾下所有心腹将领资料过了一遍,记得成玄先生的记载里有一条,他擅长机关阵法。

    书童很快又寻来成玄的色目履历读一遍,王书淮一面听着,眼眸深深眯起,

    会不会是成玄做了什么奇门机巧,让信王悄无声息离京?

    寻到线索的王书淮精神大作,立即唤来冷杉,“你今夜夜探信王府,将成玄先生的旧物,全部捎回来。”

    冷杉没让他失望,从成玄先生房间的暗格里寻到了一些废弃的孔明灯图纸,王书淮瞧不清,冷杉形容给他听,

    “上方有一类似孔明灯的巨大灯幕,灯幕下方用绳索吊着一个灯架,灯架四四方方,上头可容纳四五人…”

    原来如此。

    王书淮消瘦的俊脸深深埋在掌心,心底的巨石被移开,他慢慢吁了一口气。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