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兴霸天 > 《从李元芳开始》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我与明教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

《从李元芳开始》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我与明教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r />     李彦展开一看,就见上面写道:“五绝洞内三十七名蛇妖的内丹,不是被外敌夺取的,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

    后面又补了一句:“此次主要是我娘亲查出的,功劳全在她!”

    眼见李彦看了信件后目露沉吟,陆炳极度好奇,却没有失礼,直到信件递了过来,才赶忙查看后,不解地道:“内丹是蛇妖修行精华所聚,不是被外敌夺取,那又是怎么回事?”

    李彦伸手一招,丹房内的架子上,一个玉瓶飞了出来,就见瓶面上贴着标签,上书三个字,“净息丹”。

    陆炳动容:“这不是治疗疫病的灵丹么,李神医也练成了?”

    锦衣卫是最强的情报部门,对于“净息丹”这种号称能平息疫病的丹药,自然有所关注,但后来陶道人只是咋咋呼呼,又没有多少实际进展,才没有跟进。

    李彦摇头:“这是半成品,我之前开了一炉,炼制失败,但由此也剖析了原理,发现这个丹药的思路,其实是在祭‘瘟神’。”

    朱四恍然:“五瘟么?难怪以先生的丹道造诣,都未能成功……”

    西游世界的瘟神,正是五瘟,在托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下界擒拿悟空时,十万天兵天将里面就有“五瘟五岳东西摆,六丁六甲左右行”,这五瘟分别是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仁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五位神祇里面,后人最熟悉的自然是赵公明了,并且诧异他为什么是瘟神。

    实际上,赵公明最早的形象是厉鬼,到了隋朝演变为瘟神,“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剪疟,保病避灾”,从隋唐到元代一直被作为瘟神被人民祭祀,等到了明初,赵公明成为了财神,最后到《封神演义》的传播,赵公明为财神的设定固定下来,后世就是一位黑面浓须,一手执银鞭,一手托元宝,喜气洋洋的财神爷了。

    回归西游的五瘟,李彦并不能确定“净息丹”祭祀的是哪位瘟神,或者五位都祭祀,但根据失败后深层次的研究,得出的古方就是这个目的。

    在神佛消隐之前,此法肯定是管用的,但现在就属于版本落后的方子了。

    问题是,之前“锁灵环”状态下的陶隐,还是孜孜不倦地寻找炼丹成功的方式。

    李彦结合如今这起桉子,有了新的思路:“陶道人一直对五绝洞的蛇妖有着觊觎,希望夺取蛇胆和内丹,原以为是用这些作为炼丹的材料,但如果他也发现了‘净息丹’的本质,就有可能选择另一条道路,将这些作为祭祀的贡品!”

    朱四明白了:“三十七名蛇妖,内丹被夺,却非外力,是进行了一场献祭仪式?”

    陆炳微微摇头:“在一群蛇妖中传播信仰,更疯狂到以自己的内丹献祭,白莲教几经围剿后,在南方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李彦道:“南方之地,除道教、佛门、白莲教之外,还有什么广泛祭祀的信仰?”

    朱四有些茫然:“这好像没了吧?”

    陆炳思索片刻,缓缓地道:“如此说来,确实有一个在南方民间传播广泛的祭祀信仰,正德朝曾经引起了官府的重视,本朝倒是安分了许多,我一时间竟忽略了……”

    李彦问:“信仰的是哪尊神祇?”

    陆炳道:“信仰一位新兴的神祇,名无生老母。”杭州城中。

    朱四双腿迈动,足底生云,普通人只觉得如一阵风刮过,唯有习武之辈,才能勉强看到一道身影奔行过去。

    往日里这位神行太保,不会如此张扬,可苏州那边晴天霹雳般的消息,让他连抽过去的功夫都没有,即刻飞奔过来。

    都督被妖怪抓走了,还得了可怕的怪病,三哥和近百名锦衣卫至今昏迷不醒,十三弟下落不明……

    锦衣卫就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虽然清楚神道有复苏的迹象后,世间可能会改变,但真正发生在自己头上,仍然让朱四无法接受,更害怕陆炳这位顶梁柱倒下!

    “呼!”

    眼见东壁院遥遥在望,朱四鼓足劲,一口气冲到门前,赶紧敲了敲。

    门吱呀一声开启,他先以为没人,然后才发现地上趴着一只小龟,昂着脑袋,看着自己。

    朱四不敢怠慢,抱了抱拳:“锦衣卫朱四,拜见李神医!”

    小龟的头往里面努了努,转过身子,朝院中爬去。

    朱四跟在后面,着实让自己飞奔过来的双腿得到了休息,终于到了丹房前,轻唤道:“先生!先生!”

    丹房内。

    两道身影位于丹炉前,默默等待。

    眼见炉盖开启,李彦修长的五指一拉,一粒粒圆润饱满的丹药飞出,落入晶莹剔透的玉瓶中,陆炳顿时发出由衷的赞叹:“李神医的炼丹术,真是名不虚传!”

    李彦平和地道:“丹药丹药,本该为药,我为道医,自当钻研此道。”

    陆炳叹服:“话虽如此,但即便是道门之中,苦修炼丹法门的真人,都无此等造诣!”

    这位并非外行,不仅常常旁观嘉靖炼丹,更见识过正一、全真的炼丹法门。

    按照道门的金丹大道,内丹修为圆润无暇,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可以得道成仙,同样炼出外丹,服用下去,也能举霞飞升,寿与天齐。

    嘉靖自忖聪明绝顶,自是内外兼修,但渐渐的还是不自觉地偏向外丹。

    不仅是天师陶仲文,正一各派乃至全真教,都为其炼过外丹,其中不乏灵丹妙药,却没有那种大道金丹的诞生。

    原因很简单,大道金丹以前多为神仙所炼,在天地污秽后,按照古老的丹方炼制,容易将天地元力里的污浊炼入丹药中,形成丹毒,害死了一批修行者和世俗权贵后,不得不加以改变。

    渐渐的,丹药外泄的丹气越来越好闻,药效也在不知不觉中降低,再加上器具的限制,别说那些着名的仙丹,一转金丹都很久没有现世了。

    李彦炼丹,能够遵循古法,高明之处,在于对力量的把控和运用。

    大唐世界的真劲,使得他对细节有了完美的把控,水浒世界的元力,令他对天地有了深入的探索,基于这份境界,哪怕他的分魂目前还不具备本体那样的实力,在接触到此世的炼丹法后,也很快上手,并且突飞勐进。

    但并不是每个领域都能如此。

    比如炼器,就需要对当世各种材料如数家珍,各种搭配磨合信手拈来,各种设计思路大胆又稳健。

    李彦也向擅于炼器的玉璇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