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退休特工重操旧业 > 正文 第424章 袁府乔迁宴

正文 第424章 袁府乔迁宴(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楚韵芝道:“之前收到你们要回来过年的信,我们便在家里给你们准备这些物品了。时间有限,暂时只能做几件衣服和几双袜子,以及家里用的小玩意 。以后,再慢慢给你们添置。”

    安宁公主:“这就有不少了,都是很适用的。”

    楚老夫人也一直夸着她刚上身的毛衣真暖和。款式也很新颖独特,她觉得这样的衣服很好看。

    下午,安宁公和楚老夫人便让蓝氏和楚韵芝教他们的孙女们学做这些钩织的手工。她们自己也拿着钩针在一旁跟着学习最普通的针法。

    萧逸铭则是带着表弟去熟悉附近的山地,让他了解一下萧家以及他们自己家里在此处的产业。

    腊月十八这日是个黄道吉日,安宁公主决定在这一天摆乔迁宴。除了宴请他们这几家人外,还要宴请全村人。当时盖房子,村子里每家都来人干活了。

    按他们这里的习俗,房子成功要摆上梁酒,这一天要宴请所有干活的工人和师傅们吃酒。既然他们之前因为时间有限,没有摆上梁宴,这乔迁宴就一并宴请了大家。

    十六这日,袁世清、楚太傅和萧老爷子三人去村子里走了一圈。亲自到每一家去请他们来家里吃酒。特意说明了这顿酒席是补上梁宴,让大家不必带礼,人来就好。

    楚太傅家宴请的日子定在了腊月二十四,也就是小年这日。蓝氏与萧允贤商量过后,决定让老爷子给他们定个好日子。萧老爷子直接把日子定在了腊月二十八这日。

    一来,这一天是今年的最后一个好日子。其次也是方便萧允贤回来。他说今年依旧回来过年,这个时候回来年前不用再返回军营了。

    村民们没想到,他们三家会办乔迁宴。萧老爷子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说一不二的人。他说不收礼,就一定不会收他们的礼。可村民们这一年多受萧家的恩惠不少,如今他们家的亲戚在这里扎根,又关照他们干活。

    空手上门吃酒,众人都觉得不合适。最后,村民们与里正一合计,决定一家带点山货或是土特产前去。虽然这些东西不值钱,代表的却是他们的一番心意,再者。这些物品都是粮食和生活的必备品。

    他们看起来都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又离开了大半年。这会家里怕是也需要这些东西。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储存的。留着慢慢吃也行。

    于是,腊月十八这日一大早,袁府开门没多久。就陆续有村民们挎着篮子上门的。管家看到这一幕都愣住了,他从来没想到这些村民们还会前来送礼。

    有的人送的是红薯、土豆、玉米面。有的则是送的笋干、蘑菇干和各种野菜干。安宁公主和袁世清听说村民们来送礼,赶紧来到前院。

    村民们既不坐也不喝茶,放下东西就走。

    袁世清追在后面喊道:“酒宴午时准时开席,大家早点来哈,把家里的孩子们都一并带过来。我们准备的饭菜很充足。”

    以前的上梁宴,主家请客都只会请在来干活的人。可他们三家前天去接客的时候,全部说了一家来两个大人,再把家里的孩子们都带过来。家里准备的饭菜充足,酒席也准备了很多桌。

    今天一大早,还有好多离得近的村民都主动把自己家的大桌子给送过来了。农村摆酒席,都会向村民们互相借桌子椅子。

    他们这里摆酒席,以前全部是用大的四方桌子,不用小桌子。这是对客人的尊重。去年自从向大柱带大家做大圆桌后,村民们家里摆酒席,便全部换上了大圆桌。因为这个桌子可以坐十几二十人。

    这样客人多的人家也能在家里和院子里就把酒席摆开了。以前,遇到客人多的人家,一桌只能坐十人。家里酒桌摆不下去的,客人都坐到隔壁人家家里去吃酒。

    他们这里摆酒席,可以在院子里摆,但是不能在家外面摆。这也是对客人的不尊重。自己家里摆不去,就去自己兄弟家或是隔壁相熟的人家摆几张桌子。如今有了这大桌子就省事又省地方。

    巳时,家里的桌椅已经全部摆好了,除了正厅里摆了两桌是主人家的亲戚外。村民们全部在院子里吃酒。

    院子里摆了四十张大圆桌,二十张桌子是给大人们准备的。另外二十桌是给孩子们准备的。一桌计划坐二十人。孩子的桌子可以多挤一些。食物也会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掌勺的厨子是萧家的两个大厨,帮厨也来了。再从萧家的佃农家请了十几个妇人过来帮忙。酒席上的所有荤素菜,全部是萧逸铭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