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桃花安 > 正文 60-80

正文 60-8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冰上之歌[花滑]》60-80

    61.  Chapter 61   决赛。

    一套节目无比顺畅地滑到了尾声, 齐悦和赵浩飞的这一套《歌剧魅影》也毫无意外地博得了满堂彩。

    每当到了竞技水平最高的最后一组比赛,每一套节目都格外的精彩纷呈,看得观众们目不暇接。

    裁判们对他们的表现也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场馆中心的屏幕上刷出了两人的得分:

    【Yue Qi/Haofei Zhao,TES:77.21, PCS:77.12, FSS:153.33, Total:234.35, Rank:1】

    最后榜单更新:

    【1、Qi/Zhao,CN, 234.35】

    【2、Tang/Jiang,CN,229.07】

    【3、Shanaeva/Aleishin, RU,226.63】

    唐黎和江锐的成绩便顺延成了第二位。

    成绩出来的瞬间,等分席上的四个人便不由自主地站起来,齐悦和赵浩飞各自惊喜地拥抱坐在两侧的王越涛和潘洋。

    自由滑153.33分,加上短节目的81.02分,他们两人的总分达到了234.35分。

    比起四大洲赛时助他们斩获金牌的230.91分,又往上提了不少。这个分数刷新了他们本赛季最高分的同时, 也刷新了他们职业生涯的最好成绩。

    方信维满脸兴奋地回头问道:“这个分数,金牌应该是十拿九稳了吧?”

    目前只有俄罗斯最后一对选手Mironova和Davis还没有上场。

    唐黎回忆了一下他们在欧锦赛上的分数:“他们在欧锦赛上的成绩好像是233分,这大概就得看临场发挥了吧。”

    唐黎从未在正式的赛场上跟他们完整比过一场, 因此对他们的了解并不多, 只知道这一对组合年纪跟他们差不多大, 也才十九岁二十岁左右。他们在青年组连续拿过多年的双人滑世界冠军,升组之后也是俄锦赛与欧锦赛上的常胜将军。

    去年被誉为世界冠军大热人选的他们因为男伴受伤错过世锦赛,今年复出之后不负众望, 一路连战连胜,未尝败绩。

    其中女伴米洛诺娃更是在欧锦赛后当着记者们的面,信誓旦旦宣称对今年世锦赛金牌势在必得。

    江锐看着米洛诺娃与戴维斯滑入场中的背影,沉吟了片刻,忽然说:“这对可能会有杀手锏。”

    唐黎微讶地看向他:“什么意思?”

    江锐舒展着四肢坐着,漫不经心地说:“我记得他们,以前世青赛和青冬奥上都遇到过。那个米洛诺娃……跳跃挺强的。”

    “有多强?”

    江锐思索了一下,慢慢地说:“应该不比你差。”

    唐黎眨了下眼,视线不自觉地又回到了场中的两道身影身上。

    米洛诺娃与戴维斯为自由滑选择的音乐是David Garrett的《The Show Must Go On》。

    在赛季初选手们的选曲公布时,他们就表示过选择这首曲子的初衷——

    经过上个赛季的意外受伤、遗憾退赛、艰苦复健,他们经历了从顶峰跌入谷底,然后挣扎着再次爬起来的过程,这个赛季他们想凭借这首曲子再次回到属于他们的巅峰,坐上本该属于他们的王座。王者归来,精彩必将继续。

    这番言论被他们的粉丝誉为是“王者的宣言”。

    而接下来大半个赛季,他们的表现也称得上是完美印证了宣言,从大奖赛到欧锦赛,每一场比赛他们都以无可撼动的巨大优势胜出。

    耳熟能详的小提琴旋律响起。

    两道碧蓝色的身影在冰面上以炫目的步法开始了表演。

    悠扬婉转的旋律在小提琴的演绎下变得激昂而振奋人心,背景音中有人声低沉吟唱着,在唱起的同时,两人在冰上同时向后起跳。

    他们借助右脚的作用力,以左脚后内刃利落起跳。

    唐黎几乎瞬间反应过来,这是个后内结环三周跳。

    六种跳跃中,分为三种刃跳和三种点冰跳,而刃跳之中阿克塞尔跳是向前起跳,后外结环跳和后内结环跳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起跳脚的不同,以及起跳前的双腿姿势差别。

    没等她多想,他们就利落完成了这一跳,右脚落冰的同时,两人身体在冰面上转过大半圈,竟然再次起跳了!

    他们以几乎同步的姿态再次轻松完成了一个后内结环三周跳。

    这是3S+1Eu+3S!

    唐黎惊了一下。

    这竟然还是个夹心跳?

    双人滑的赛场上居然出现了这么高难度的连跳?

    她下意识看了身边的江锐一眼。正如他所言,他们真的在世锦赛上突然拿出了杀手锏!

    这一对的跳跃能力极强。

    唐黎苦笑了一下,他说米洛诺娃不比她差简直是抬举她了,她现在可做不了3S+1Eu+3S。

    这流畅利落的一跳也完全震惊了全场。

    欧锦赛上他们的连跳还是3S+3T的配置,万万没想到世锦赛上他们会给所有人这么大的惊喜。

    3S+3T的BV是8.5,而3S+1Eu+3S的BV则达到了9.1,看似只有0.6的分差,却进一步拉大了他们的优势。齐赵的连跳是3S+2T+2T,BV只有6.9,光是这一跳就拉开了2.2分,更别提还有goe加成。

    要知道,抛三与抛四之间也顶多就差1.几分。

    他们在眨眼之间,就将中国队苦练出的抛四的优势尽数弥补。

    江锐翘着二郎腿说:“赵哥他们估计悬了。”

    他的话仿佛是预言一般,冰面上的两人这时候再次起跳,两人同时以右脚刀齿点冰,左脚内刃起跳。

    两道纤细的身影在冰上飞快地旋转过三圈,然后右脚落冰。

    这是一个同样很漂亮的后内点冰三周跳。

    3F的分值是5.3……

    齐赵的单跳配置是3T,这里又是1.1分的差距了。

    唐黎看得直吸气,捶了江锐的大腿一把:“行了你别说话了。”总觉得每次江锐一开口,场上这对就会放大招。

    “嘶……”江锐委屈地摸摸大腿,闭上嘴巴。

    又不是他让他们这么强的!这女人讲不讲理啊!

    自由滑才开始一分钟,这一对就强势地拿下了二十多分。

    所幸他们的后半段倒再也没出现过出乎意料的表现,他们的抛跳、捻转和托举的配置基本与欧锦赛一样。正如江锐所言,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在跳跃上。

    这一下,在分数正式出来之前,真的很难判断他们与齐赵之间究竟谁胜谁负。

    米洛诺娃与戴维斯的最终得分即将确定这一次世锦赛所有奖牌的归属。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冰上之歌[花滑]》60-80

    现场所有人屏息以待,直到屏幕上刷新:

    【Mironova/Davis,TES:80.50,PCS:75.92,FSS:156.42,Total:238.97,Rank:1】

    俄罗斯队的教练与这对选手大笑着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这个分数出现的瞬间,全场有不少人激动地尖叫了起来。

    技术分上了80分!比第二名的齐赵硬生生高出了4分多!这个世界冠军来得简直无可争议。

    场边,同样在等待结果的赵浩飞温和说道:“没事,明年再努力吧!”

    齐悦仍旧维持着仰头看屏幕的姿势,闻言,轻叹了一声。

    “明年真的能行吗?他们在P分落后的情况下还能凭这么大的优势赢下来……明年,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可能就更大了。”他们已经是老将,而这一对新晋冠军正年轻。

    赵浩飞没说话,只是无声地拍了拍搭档的肩膀。

    满场沸腾中,屏幕上榜单安静地进行着最后一次更替:

    【1、Mironova/Davis,RU,238.97】

    【2、Qi/Zhao,CN,234.35】

    【3、Tang/Jiang,CN,229.07】

    【4、Shanaeva/Aleishin,RU,226.63】

    【5、Popova/Mozgov,RU,219.11】

    赛前,所有人都认定了今年的双人滑奖牌榜必定依然是俄罗斯的天下,只看中国队的齐赵究竟能从俄罗斯三对组合中抢走哪一块奖牌而已。而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唐江这对全新的组合异军突起,竟真能突出重围,斩获一块世锦赛铜牌。

    从四大洲赛铜牌到世锦赛铜牌,看似只是一步之遥,中间却有着十几分的差距。

    他们的进步不可谓不恐怖。

    他们的意外出线,令中国队上下也十分惊喜。

    这份惊喜甚至有些冲淡了齐赵遗憾错失金牌的失落感。

    潘洋非常乐观地说道:“往好的方面想,至少明年咱们冬奥的三名额妥妥地保住了。”

    相对于中国队其他三个依旧挣扎在两名额与一名额之间的项目,他们双人滑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

    颁奖仪式之后,是例行的记者会。

    混采大厅中,印着温哥华世锦赛巨大LOGO的幕布前摆着一张长桌,选手们到达时,记者们已经早早等候在这里了。

    等到六人一落座,便有记者率先笑着用英语打招呼:“首先恭喜几位赢得了世锦赛奖牌!”

    气氛轻松愉悦。

    在恭喜过几位选手之后,记者们依次对几对选手们进行提问。

    新出炉的世界冠军自然是所有记者们首先提问的对象,但两三个常规的提问之后,话题很快就转到了中国队。很显然各国的记者们都对唐黎与江锐这对更加感兴趣。

    一个来自美国的记者率先对他们俩进行提问:“听说两位这个赛季初才刚刚转项搭档,这样的适应速度简直是个奇迹。请问你们是有什么样的独门秘籍吗?”

    记者在提问的时候,原本坐在长桌另一侧的英语翻译起身往他们这边走。

    运动员们大多都是外语苦手,赛后的采访大多都带着翻译。坐在最中间的米洛诺娃和戴维斯身后就坐着一名英俄翻译。

    现场记者们或多或少都了解过江锐与唐黎的过往,见状,有一名美国记者调侃道:“就不必给Raymond配翻译了吧?他不至于连母语都忘记了吧?”

    现场大家都笑起来。

    江锐也笑了笑,用纯正的美国腔对着麦克风回答:“母语当然不可能忘记,所以我的普通话一直说得非常好。”

    之前四大洲赛后的采访中,江锐就曾经被一位记者质疑,问他为什么要转而代表中国出战。当时这个问题也曾经在美国花滑圈里掀起过一片热议,不少美国冰迷都对他改国籍的事非常遗憾。

    对此,江锐当时的回答非常霸气,他说:“我的父母是中国籍,而我拥有在十八岁时选择国籍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因为唐黎是中国运动员,所以我也会是一名中国运动员。她在哪我就在哪。”

    一番话说得理所当然,又十分浪漫,当时说完,现场不少女记者都露出了笑容。

    江锐凭着出色的皮相,和讨巧的嘴皮子,顺利俘获了一众女记者和女冰迷的心,四大洲赛后国外体育媒体上尽是对他的赞誉之词。

    此时,江锐泰然自若地将话题转回了采访。他偏头看向唐黎,低声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吗?还是你来?”

    之前记者问他们的进步突飞猛进,简直是奇迹,是不是有什么独门秘籍?

    唐黎落落大方地笑笑:“我来吧。”

    江锐顺势将麦克风转到她面前。

    唐黎一开口,也是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其实说来很简单,主要就是天赋加努力。我们利用自身的优势互补,利用从小培养的默契快速磨合,最后就是练习,不断的练习。我们半年来的训练量,就快赶上我过去五年加起来的总和了。”

    很多人认为他们的成功轻松看起来毫不费力,但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他们的迅猛提升是在堪称恐怖的训练量下堆出来的。

    美国记者开了个头,后续其他各国的记者们也纷纷提问。

    问题五花八门,绝大多数都围绕在唐江这对充满了传奇性的新选手身上。

    几十分钟的采访进行到尾声,一名来自于意大利的记者抬手八卦地问道:“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们两个人是情侣吗?”

    这个问题一出,现场的气氛跟着热闹了起来,很多记者都充满期待地看向他们。

    这是双人滑与冰舞运动员经常会被提问的问题。

    很显然,这两个项目的选手们朝夕相对,互相扶持,的确经常出情侣。

    而刚才他们的那套令人难忘的《卡门》,更是从眼神到指尖,都充满了爱情的魅力与张力。

    唐黎失笑着摇头道:“不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