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这是一种从上到下、层次分明的体系。
从扫盲的乡学,到基础教育的县学,再到进阶教育的郡学,最后是有资格参加
高考的州学。
如果要比喻。
乡学相当后世学前班,主要教一些基本识文认字,主要的是降低大魏百姓的
文盲率。
县学相当后世小学,县学会教基础数学、基础诗词、基础书画、科学常识,能
开拓视野、提高素质。
郡学相当初中,郡学会进一步拓展,学生将同时学习数理化、文史政、地理、
军事、经济、策论,全部都是要学的,虽然深度不(ahca)太高,但能提高知识
储备。
州学相当高中,州学生将进行分科,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出特长的科,为自
己量身定制科考的方向。
只要取得州学生的身份。
只要在州学测试中考核达标。
那么就能公费前往洛阳参加会考。
当各州最优秀的州学生齐聚洛阳以后,洛阳将设立七天时间为会考,每天比试
考两到三门科。
比如-
般情况。
儒学是必考科。
儒学有礼教之功能。
虽然百无一用是书生。
但修儒术,明事理,懂礼数、知廉耻、打造一身正气,懂得君臣之道、以及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人为官之道,既能塑造正确三观,也是华夏文化的核心。
除一两门必考科。
考生将拥有四门自由选择科。
每位考生至少要考六科才能形成有效成绩。
如果考生参加比试超过六科,则以分数前六之和为总成绩,想成为什么人才、
想往什么方向努力,全看自己的选择,以及兴趣爱好。
朝廷按照总成绩选择为"进士",如果考生总成绩名落孙山,但有某一个科成
绩突出,依然有机会被朝廷授予"专士"身份。
所有进士。
皆能入仕。
大魏十八部门各司其职。
招取官员标准各不相同。
有些特殊的部门选人特别苛刻、有额外门槛。
比如进科学部会对数学、物理水平高的进士特别友好。如果农学、生物水平高
则能轻松进入农业部。
会考进士不仅能入仕,也可以到格物院、工程院、帝国大学等机构从事纯学术
工作,也可以拿着这个身份进入国企、私企享受优厚待遇。
可以说。
大魏考出的进士。
每一位都是顶尖人才。
无论走到哪都有很高含金量。
哪怕没能成为大魏进士,只考到一个专士身份,也是非常抢手的人才,特别优
秀的专士也能成为官员。
总而言之。
大魏科举面全非。
虽然吸取了很多后世精华。
核心设计思想与后世是完全不一样。
曹操父子人才观念相同,都遵循一个最简单的原则,那就是在教育上要求:学
以致用!
如果寒窗苦读十年。
学出的东西最后基本用不上。
这无疑是对人力、时间、教育资源的浪费。
大魏朝廷要求各级教育部门以"学以致用"为第一。
这能为大魏朝廷提供多元化的人才,而不是一般整体之乎者也、光狭隘的腐
儒。
而大魏朝廷在用人取士方面十分严厉,完全不看身世背景、任人唯贤,以才干
为第一位。 (3/3)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