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百川紫竹 > 正文 第375章 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

正文 第375章 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就是血淋淋的掠夺。

    美利坚掠夺欧洲,掠夺拉美,掠夺全球。

    阿根廷从美利坚搞点羊毛也算不了什么,而且这些羊毛单独看起来也不算太高。

    一年从美利坚搞几亿美金出来,看起来虽然很多,比起美利坚股市的规模,也就是毛毛雨。

    圣赫塞团伙通过离岸金融和股市套利的美金,变成外资外汇,这些资金最终流入阿根廷半导体、精密机械这些高科技产业。

    当然主要是三大资本的手法过于粗糙,留下了很多口子,让圣赫塞的团队不得不重新开始搞。

    把势力分散到幕后和地下,方便资本输入阿根廷,也更加隐蔽。

    只要不碰到那些大财团的蛋糕就行,就算真的搞起来,背后的阿根廷也不是吃素的。

    未来的人类世界全部都是大集团的趋势,阿根廷目前也是如此,这是一个畸形的发展,但最初原始积累阶段,必须要这样做,为阿根廷的发展积累资本。

    去年阿根廷整体就业人口规模达到了2700万。

    宽松和平的发展环境,让阿根廷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

    阿根廷国营部门雇佣超过350万人,成为整个阿根廷社会的稳定器,背后代表了200多万个家庭,1500多万人的生计。

    国营公司的员工,工资高,福利比较不错,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基本上都是全额的,含金量比起1000万私营公司还要高的多,和文官团体持平。

    总体来看,国营大公司大多都是盈利,地方国营中小公司虽然盈利的规模不大,但稳定了就业,而且发展了地方工业。

    国有部门构建了一个稳定的财政循环,从工资到全额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基建投资,最后到工业发展。

    这种闭环在科尔多瓦等工业大省尤为明显,形成区域性经济生态。

    内阁控制的大型国营公司数量增加不多,垄断性国营公司产值增长很大。

    地方国营公司的数量增加过快,有失控的趋势,只是现在内阁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发展的落后地区。

    国营公司数量从内阁刚上台的134家增长到超过6000多家,增长了40多倍,总资产数亿美金到150亿美金,年产值从几亿美金到100亿美金,建立规模庞大的国营工业体系。

    如新圣胡安省1964年就新建42家国营企业,包括葡萄酒厂、水泥厂、纺织厂,但其中一半是亏损的,唯一的好处是增加了本地就业,推动了本土大型公司的发展。

    6000多家国营公司中,只有不到1成的国营公司存在研发部门,大部分是低效重复建设,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很多地方为了减少财政税收收入上缴,把盈余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

    内阁已经开始逐步减少补贴,迫使这些地方国企自谋生路,一些强势国企已经开始吞并弱小同行,建立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公司。

    提升国企效率,避免财政崩溃是科恩内阁的主要工作。

    还有税务改革也是重点,地方省的财政收入须要按经济发展增长,排挤发展水分,增加上缴,而不是固定的,好在圣赫塞本人威望不错,已经顺利推动。

    这是建立更强大集权的重要步骤,也意味着这一轮改革终于进入了尾声。

    国家资产委员会将会开始专业化运营150家核心国企,进行董事会专业化改造,让他们更加有效率,而非由内阁直接控制。

    核心国企在保证内阁主导权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引入外资和财团资本。

    核心的国企进行合并重组,建立国企交叉持股网络,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企巨头。

    每年亏损超100万美金,而且5年内仍然无法转为盈利的,应该予以出售或者进行重组甚至破产,基础服务性公司除外,如水务公司和公共交通公司。

    当然,11家国营银行数量也有点多,内阁计划进行合并或者与盈利高的国营公司进行联营,比如国家石油公司就对控制银行有很大兴趣。

    真正存在问题的并非内阁控制的国企,而是落后省的地方国企,比如查科省国企就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僵化,无法盈利,甚至严重亏损。

    去年阿根廷地方国营水泥厂数量已经超过150家,玻璃工厂更多,达到160家,这些就应该进行合并重组,数量过多,还造成价格战,不利于提高效率。

    建设发电厂,水泥工厂,化肥工厂,钢铁工厂,机械工厂,玻璃工厂,炼油工厂,啤酒工厂,烟草加工厂,化肥工厂,矿业开采工厂是地方省市最喜欢的,建设效果也非常好。

    这些小工厂能更好的利用当地资源,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是得到了科恩内阁支持的。

    小工厂可以让落后省市的经济情况可以得到改善,能从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向农业生产为主,推动工业发展,提高农业外的收入水平。

    如果能形成一个为地方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体系,好处还是很多的,比如增加就业。

    就算是十个,甚至50个公司卷出一个优秀的,那么这笔买卖就不亏。

    而在国营体系之外的还有更加庞大的村镇企业和集体企业,所以阿根廷经济规模增长很快,但也存在严重的浪费。

    如果算上这种小工厂作坊,阿根廷国营工厂的数量可能再增加个2-3倍,达到2万家以上,但这些县一级以下的一般不会算作国营工厂,毕竟资金并不是来源于地方县政厅投资。

    为了支援这些地方国营公司,拉潘帕省,布省,布市等老工业基地为这些地方工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淘汰的设备和国产化设备,也下放了不少人才资源。

    总的来说,地方国营工厂缺乏合理的建设规划,存在重复建设,亏损严重,整体规模小和生产设备差,生产工艺落后成本高,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存在不少问题。

    整体污染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国营企业依靠财政输血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也有好的情况,就比如经济发达的拉潘帕省的国企数量有点多,但这些国企竞争力又还不错,大部分国企已经市场化了。

    发达地区盈利国企已经开始考虑试点员工持股,以增强他们的活力,竞争力不强的也准备出售掉。

    阿根廷农业部门雇佣超过450万人,这是阿根廷的外汇支柱,仍然是创汇最大的外汇部门之一,产业链条也在逐渐延伸。

    每年仍然可以为阿根廷创造10亿美金级别的外汇。

    随着机械化的加速,450万人已经算得上是巅峰了,最近增加主要是主要自雇农民和家庭劳动力的增加,这是农村人口增加导致的。

    长期季节性工人数量是没有增加太多的,还包括了机械操作员如拖拉机和收割机操作还有畜牧养殖人员等。

    像开垦土地就包括清理荒地、平整土地、修建梯田等初期土地准备工作,如果是本地农民合作社操作,就是农业雇工,但也有建筑公司进行兼职,就算进其他雇工。

    其他还有农业基础设施维护,包括灌溉系统修建、围栏搭建、农用道路维护等。

    阿根廷开垦土地相对谨慎,主要在降水量较多,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垦,而且大量使用肥田措施,使用有机肥,进行科学开垦,进行大豆花生与粮食作物轮作。

    特别是有机肥的使用,目前已经在推动,一些化肥公司和生物化学公司在生产品质更好的有机肥,特别是生物有机肥的研发,生物有机肥是以动植物残体,比如动物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经过无害化处理,腐熟后添加

    特定功能微生物菌剂制成的肥料。

    建设规模巨大的发酵车间,与大型牧场,养殖场建立合作,生产成本和价格比化肥低很多。

    这种有机肥不仅可以抗虫害,还可以减少农药残留,让粮食果树更加高产,保持土壤肥力。

    还有专业开采阿根廷丰富的泥煤和泥炭的肥料公司,主要就是阿根廷农业化肥,布兰卡生物化肥,以及南方的一些化肥公司,这些泥煤和泥炭热量燃烧值低,但可以用于制作有机肥料。

    科恩内阁将土地作为社会福利,确保家庭和农民都能获得集体土地,并禁止土地流通到大公司和大企业,最多只能在一个个农业合作社流通,而国营部门掌握了一大批的国营土地,也可以进行经济和工业化建设。

    目前阿根廷大部分农场都是家庭农场,持有的农田规模不算小了。

    以前普通阿根廷农民最大的负担是租金,土地改革后,现在农民的土地成本极低,土地权属确定,让他们种地能赚到钱,农业税是开支大头。

    合作社整合小农户土地,实现玉米和小麦的机械化种植,合作社持有土地,社员享有使用权,但不能私自出售。

    农民们拥有资金后,可以对农村进行投资和改造,例如购买拖拉机和化肥去增加劳动产出,这些农民合作社不仅拥有田地,也掌握了市场销售渠道,越来越富裕。

    农业合作社已经成为阿根廷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对抗资本垄断,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模式。

    内阁将潘帕斯草原76万平方公里中的6成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禁止进行非农化开发,保证基本粮食供应,特别是主粮供应。

    非农化建设包括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就像布城的郊区,仍然有很多地方是基本农田。

    同时通过新的《湿地保护法》限制草原边缘地带的过度开垦,保留15%植被作为生态缓冲区。

    还有就是新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