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圆圆记事全文免费阅读 > 全部章节 97 第 97 章 眨眼到了十一月今……

全部章节 97 第 97 章 眨眼到了十一月今……(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r />
    再加上燕窝骨头汤什么的,他身上是彻底不寒了,晚上睡觉都暖融融的。
    宁宣以前不肯多穿是觉得穿多了难看,但不是不冷,现在是真不冷了。

    他天气一冷就发现自己身体强壮不少。

    身体好了又年轻,自然会再长一截,宁宣把段圆圆织给自己的红毛衣往她身上比了一下道:“圆圆也长了。”

    宁宣现在个头得有一米八五,段圆圆靠着他比了一下,兴奋地揣测自己长到了一米六以上,不然身高差一定会告诉她表哥长高了!

    杜嬷嬷看她们在屋子里比身高就已经把量身高的尺子翻出来,她递给段圆圆笑:“测一测不就知道了?”

    宁宣接过在表妹身上比了一下,笑道:“长了一寸多。”

    换算下来是一米六三。

    惊喜来得太快,她本来都放弃长到一米六五了,结果峰回路转,这个梦想竟然也算算实现了!

    段圆圆摸着肚子,以前她听人说怀孕的妇女会长高还不信,现在倒是有点信了。

    可能算是怀孕以后唯一的好处吧。

    段圆圆笑嘻嘻跑过去跟陈姨妈说自己长高了。

    陈姨妈愁眉苦脸的,怕儿子不喜欢,拍板道:“不能长了,再长就成丑姑娘了!””

    陈姨妈让赵嬷嬷拿了把伞过来。特意让她打着伞在屋子里地下走一走把身高压住,要不是段圆圆肚子大,她还想叫圆圆背米在屋子里溜达。

    她老家乡下有土话,说扁担粮食背多了会把人压矮。

    段圆圆不怕,她已经长成了自己的理想型,不再乎会不会再长了。

    她是真高兴,过了一米六就是不时兴的妇人,可她想做“不时兴”的妇人。

    段圆圆为自己的“过气”有隐秘的快感。

    ——她犯了天条,别人还不能把她怎么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长高也不是她愿意的呀!

    等到十一月中旬,薛珍生了一个小猫一样的女儿,段圆圆肚子也有点鼓起来了。

    陈姨妈折腾着让人给她重新做衣服,赵嬷嬷从外头惊魂未定地跑进来道:“仙人的,那三兄弟这回不死也要脱层皮!”

    赵嬷嬷喝了两三碗茶跑出去把院子门关了道:“方氏失心疯,要跑到衙门去告他们谋杀老爷,说二老爷死得不明不白的!仙人的现在满城茶馆人都挤满了。”

    豪门家产谋杀妾告嫡子,凑在一起好多人活都不干了,满大街打听内幕。

    段圆圆愣愣地想,要不是隔壁也姓宁,这个瓜她无论如何要带着全家老小一起边磕瓜子边吃。

    陈姨妈眼珠子都要掉出来道:“这不是满城告诉咱们家污猫皂狗的一团糟吗?”

    “不成。”她站起来跺脚:“老娘现在就要把他们赶出去分家的兄弟总不能吃咱们一辈子。他们只要在外头不犯诛九族的大事,干什么都不关咱们的事。”

    段圆圆想到宁宣,扯住她道:“等表哥回来先问问他罢。”

    搞不好还是你儿子干的!

    宁宣不承认是他干的,说是宁三想的法子。

    杨知县贪财,但他在地方上不是什么坏名声。

    三年前刚上任,杨家就遭了贼,杨家当时没什么钱,贼跑进去翻箱倒柜只找了两包茶叶出来。

    杨知县气得不得了,第二天就说城里治安不好,加大了巡逻力度,见贼就抓,非要把偷他的那个贼揪出来碎尸万段。

    城里治安焕然一新,老百姓不知道内情,都夸县太爷是个好人。

    具体怎么样,只有被抢劫的苦主狗大户知道。

    二房就是这个狗大户,知道得太清楚了。宁三回头就跟杨知县商量说自己有个能让他一本万利主意,保证他清清白白就能赚得流油。

    杨知县笑眯眯的。马上就把来打秋风的族人交给他带到宁家去。

    杨家的那个族人是个五十多岁的远亲,唤作杨静。杨静也是寡妇,家里只有一个孙子叫平安。

    平安到了念书的年纪,家里连条腊肉都买不起,杨寡妇只能让他寄住在先生家里,自己一年四季到处打秋风,杨知县辈分比她小些,离得最近。碍着面子杨知县也不好就这么把人撵走,每次都能被杨静拿到十好几两银子跑回去。

    杨静来这个侄儿家把姿态放得很低,压根不拿什么长辈架子,跑出去跟方小太太洗衣裳烧柴米,只把自己当杨家的老妈子。

    她和方小太太没有利益关系,相处得还算融洽,方小太太改嫁前杨静还给她送了一朵绒花做陪嫁。

    两个人一起吃过苦,有过情义。杨静来宁家看她也算天经地义。

    杨知县给姨妈拿了五六两银子,让她替自己去宁家看看表妹,道:“姨妈,你老人家不知道。表妹受了大苦,给宁家磋磨得不成样子,你过去把银子给她,叫她写状子告上来,我是她表哥到了我手上,难道我还能不向着她?”

    杨知县是什么人杨姨妈心里还是有点底的。

    真疼爱表妹怎么会让她寒冬腊月跪在婆娘房门外头洗衣裳还不用热水?

    她看着褡裢里沉甸甸的银子,没忍住用长辈的口气说他:“侄儿啊,她终归是你表妹,一日夫妻百日恩,你白做人家丈夫两三年,多少也疼她些罢。”

    杨知县老脸一红,笑道:“姨妈说的侄儿都知道,这么几年她衣裳银子每个月从不间断,我都打发人给她,只是怕家里那个母老虎罢了。”

    说着就把这几年给方氏的表礼册子拿出来给杨姨妈看。

    杨姨妈认不出字,杨知县就拿在手上念给她听。

    每个月十两银子,两斤糙米,两匹素布。

    杨姨妈越听越高兴,方氏有这么些东西,那在宁家这几年日子多半过得还不错。

    看杨知县说得信誓旦旦,又有册子在,杨姨妈信了一大半抹着眼泪说:“她怎么写状子?谁给她做保人?”

    女人告官要有男族人担保,挨打传话都得让保人受着。

    杨姨妈道:“方氏没娘家,宁家人敢给她担保,她还不敢用呢!”

    杨知县:“我叫侄儿给她作保。”

    杨姨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再三问:“她告了能有好果子吃吗?”

    杨知县再三保证:“要是侄儿有一个字的不是,就叫天家扒了我的皮。”

    杨姨妈这才拿着银子往宁家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